“小豆芽,你聽,什麼聲音隆隆作響?”當當問道。
叮叮一看,嚇壞了:“啊,是泥石流!氣勢磅礴,威力巨大,太厲害了!我以前隻是聽說,以為沒什麼大不了的,想不到危害這麼大。”
“我們得好好了解一下怎樣預防泥石流災害。”當當目不轉睛地看著畫麵。
泥石流是一種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的洪流,當它突然爆發時,來勢凶猛,曆時短暫,具有強大的破壞力。凡是沒有高大森林,也沒有灌木叢林的山地,土層薄、植被較差,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當遇有暴雨或大暴雨時,最容易發生泥石流。通常認為泥石流的發生與前期有較長時間的降水有關。在先有較長時間降水的情況下,由於土層含水飽和,徑流係數加大,彙流時間縮短,使地表滑動力和內水壓力加大,又遇突發性強暴雨,就更容易發生泥石流。但調查分析還認為,即使前期少雨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強集中暴雨同樣也可以誘發泥石流,隻是在這種情況下,暴雨的強度比前者要大。因此,汛期季節是泥石流發生的主要季節。
泥石流是一種自然災害,危害嚴重。2009年台灣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遭泥石流“滅村”。村中169戶、398人慘遭活埋。因此,預防泥石流的發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為了防止和根除泥石流的發生,必須根據當地地質地貌情況,適宜地植樹造林,防止植被破壞,以及修建導流堤、攔擋壩和停淤場等建築。另外,應加強對地質條件的調查、分析、研究,加強對天氣預報的了解,掌握好雨量情況,及時作出綜合分析判斷,並注意采取早期和應急防範措施,以避免和減少泥石流災害所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