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花季(1 / 1)

客家話說“才女無貌,靚女無才”,像花季這樣才貌雙全的年輕女子是非常罕見的,至少在閩西桃源市是這樣。

花季其實姓陶,隻是大家花季長花季短的叫慣了,忽略了她的姓。花季長得漂亮,而且是那種幹淨清楚的漂亮,不像有的女人“背後看是件寶,正麵看趕快跑”。花季知道自己漂亮嗎?廢話,隻有不知道自己醜陋的女人,哪有不知道自己漂亮的女人。花季愛穿那件黑色的男式皮茄克,不是它有多名貴,而是寬皮帶能夠把腰勒得更細,腿顯得更長。花季身材的出眾之處在於豐乳細腰,用寬皮帶束腰胸部就更加突出,茄克的拉鏈卻一直鎖到下巴,讓男人看了幹著急。

花季從福建師大畢業分配到桃源師專後,陸陸續續寫過一點小散文發在報屁股上,隻是沒有一篇有《世外桃源今安在》的強烈反響。花季認為“武陵”就是桃源市武陵村,《桃花源記》所描述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與現在的桃源洞景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至於“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隨著一千六百多年的時代變遷,蕩然無存就不足為怪了。

文章最後建議市旅遊部門,要在桃源洞口的溪水邊重新種上桃林,使遊客來到這裏“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世外桃源今安在》可以說是有膽有識、才華橫溢,出自美女之手更是讓人刮目相看,花季在小城桃源市博得“才女”的讚譽也是水到渠成的。

《世外桃源今安在》在《海峽日報》副刊以頭條的位置發表後,花季惹惱了以桃花源自豪的湖南常德人、刺激了讀不懂“金剛怒目”的桃源文人,《海峽日報》收到的讀者來信和電子郵件竟有一百多封,編輯用半個版麵選發了有代表性的五封來信。其中有一位署名“正視”的讀者說: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湖南常德市以西的酉陽土家族地區,離城僅三裏,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洞之上方有“桃花源”三字為證。曆史事實豈容隨意篡改?

還有一位署名“周知”的人質問花季,陶淵明從九江逆長江而上,橫穿洞庭湖就到了常德。如此方便的水路交通不走,反而要翻山越嶺去閩西桃源?陶淵明辭官後家裏遭火災房屋被焚毀,此後又遭水災、旱災、蟲災的襲擊,日子愈過愈貧困。請問,他拿什麼盤纏去閩西?

花季不甘示弱,針鋒相對地撰文反駁說,湖南酉陽“桃花源”三字乃馬識途所書,敢問馬識途是哪個朝代的人?另外,請周知先生注意,我是說陶淵明在江州祭酒任上到過閩西桃源。

筆墨官司打得如火如荼,有一個人躲在寬敞的辦公室裏翻閱《海峽日報》,這些火藥味十足的文章讓他喜不自禁,這個人就是桃源市新上任的市委書記範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