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街的店麵竟相倒閉,娛樂業卻空前的繁榮起來。桃源市熱鬧到一種程度:隻要你鋪開一張床,就會有客人來住。武陵村農民紛紛騰出房子辦旅社,旅社一條街迅速形成。賓館、酒店、旅社、招待所、發廊的按摩床,凡是能睡覺的地方一律人滿為患。人們由發廊住滿聯想到發廊女一定沒閑著,再由發廊女沒閑著派生出一個黃色謎語:桃源的發廊(打一成語),謎底是——井井有條。
景區停車場沒有一天不被外地轎車塞到倒不出車,風味小吃的老板累彎了腰仍然供不應求,下崗工人隨便支個小鍋就能炸燈盞糕賺錢。名牌摩托代理店最近多出五家,高級船車沿街一字排開,比一中車棚裏的自行車還多。物資局的統計數字表明,全省第一季度摩托車進口總量,居然有一半在桃源銷售,讓人難以置信。七八萬一部的“大綿羊”整個閩西不過八部,桃源占了六部,金太子、大黑鯊、鈴木王更是數不勝數。
每當夜幕降臨,桃花街霓虹閃爍、摩托鳴笛、人流如織,卡拉OK徹夜不絕、喝酒猜拳夜以繼日,古羅馬鼎盛時期的享樂也不過如此。
說桃源遍地是黃金真的不過分,你看那些外地人,不論是夾公文包的、拎手提包的、紮纏腰包的,包裏一定是大捆的錢。他們來桃源也許是標會、也許是買桃花彩選、也許是送貨,就是不可能來旅遊觀光、更沒有什麼盛大會議等他們出席。跟隨他們湧入桃源的還有年長色衰的妓女、慘淡經營的馬戲團、跳裸體舞的草台班子,幹哪一行、幹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在桃源出現,“撐死露臉的,餓死沒來的”。
市委常委會上,三把火將桃源的繁榮歸結為旅遊興市戰略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下崗工人再就業了、上訪農民沒空出門了、GDP上去了、稅收增長了、社會穩定了、人氣上升了,還有什麼更讓父母官激動的嗎,再也沒有了。美中不足的是,行政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停薪留職”的呼聲甚囂塵上,姚一瑤彙報說,師專已經沒人敢佩戴校徽了,校徽成了貧賤的標牌、取笑的標靶。當然,瑕不掩瑜,成績是主要的。為了進一步推進旅遊興市戰略、拓展旅遊資源、樹立城市良好形象,常委會形成三項決議:
一、為了突出桃源旅遊的桃文化特色,由文化旅遊局負責,籌建桃花街的一座桃花仙子、三十七個石桃的花崗岩雕塑,鋪設拚有桃花圖案的大理石路麵磚。要確保規模之大、數量之多能稱上世界之最,向“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
二、經過批地立項、掛牌招標等手續,醞釀已久的桃花塢別墅區已破土動工。別墅區應當在山崗上、溪水邊,台榭之周、庭院之內,一律種上桃樹,春天要有遍地桃花、凝霞敷錦的效果,展現“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美景。
三、按照上麵爭取一點、市裏撥款一點、單位自籌一點的原則,興建文化旅遊大樓,文化館搬到新樓內,空出觀桃閣專做旅遊設施。
三把火最後總結說,“桃源桃源世外桃源,誰不知道陶淵明寫過《桃花源記》?我們為什麼要在桃花街建桃花仙子的雕塑?為什麼要搞三十七個石桃雕塑?為什麼要鋪9999塊拚有桃花圖案的大理石地麵磚?我們建好桃花街的目的就是吸引人們的好奇心、注意力,製造品牌效應,為這座城市賦予一種文化底蘊,帶動旅遊相關產業的發展。美國的華爾街、金融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是一種文化。把城市的品牌炒大了,一些附屬的服務業就帶動起來了,把好奇的人吸引到桃源來。看的是世外桃源、說的是桃文化、睡的是桃花塢、吃的是水蜜桃、玩的是桃花彩選,通過這種炒作和拉動,誰來我們桃源回去也忘不了。桃花街要起到城市代表的作用,各級領導視察也好,作為一種經驗也好,人們一提到桃字,就會想到我們桃源。所以,同誌們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
陶傳清父女同時出版專著,在桃源文化史上算是個奇跡。《水蜜桃豐產栽培》封麵就是一片燦爛的桃花,陶傳清的大名醉臥花叢,銅版紙質、堅硬襯頁包裝出書本的大氣,寬大勒口上印有醒目的作者頭像;《湮沒的理想國》則是一派樸素風格,封麵黑白套印顯示曆史的深邃感,附錄排出《大師原創文庫》作品目錄,餘冬雪、賈一平等炙手可熱的大師級人物與花季赫然並列。
文化旅遊局在市委會議廳召開隆重的作品研討會,三把火在講話中指出,“一本是實用技術、一本是文學藝術,一本以科學知識教育人、一本以優秀作品鼓舞人,一本是畢生經驗的結晶、一本是青春激情的思考,兩本書意義各異、作用不同。但是,有一點是一致的,父女兩代人都有一顆熱愛家鄉的心,都是宣傳桃文化,都是為旅遊興市戰略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