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原主不怎麼會做飯,那廚藝也就是熬個米粥、下個清水麵條。
好在吃的都是細糧,時不時的還能吃個肉罐頭,夏天能生吃的菜她就生吃了,實在想吃炒菜了,不時去城裏的國營飯店打打牙祭。
就是去大隊長家麻煩人家炒個菜,給上一些加工費,這日子也就湊合下來了。
原主可能跟知青院的人關係一般,但是跟大隊長家的關係,那叫一個沒的說。
不為別的,原主在他們一家子的眼裏,那就是財神爺顯靈啊,原主出手闊綽,做的好吃的也都分人家一半。
像原主這樣人傻錢多的好姑娘那也是不多見了,兩家就這麼個相處模式下來,幾個月也有了點兒真情實意在裏麵。
大隊長媳婦兒也覺得原主是個實在孩子,平時也願意多幫一把,要不是家裏沒有一個年齡合適的男娃子,都想娶原主進門當兒媳婦了。
這不原主結婚,吃完酒席回家的大隊長媳婦兒,還指著自己那個不到15歲的小兒子罵。
說他也不知道早幾年從她肚子裏爬出來,這麼好的媳婦兒就被別人娶走了。
小兒子心想:要怪也得怪爹啊,還不是他當初不努力,要是日夜耕耘的話,他也就不是現在這個歲數了。
........
等著錢多多端著吃空的麵碗正準備去廚房刷呢,就又聽見敲門的聲音了,
“錢知青,你吃完了沒有?我們準備走了,你也穿好衣服趕緊出來吧。”
“知道啦,這就來~”
錢多多顧不上刷碗了,直接扔進空間的水池裏泡著,等著回來的時候再刷。
穿上原主的那個紅棉襖,小棉鞋,就出了門。
把門鎖好之後,就看見站在院子裏麵整整齊齊的人,遠不是隻有黃念念幾個人去啊,這是整個知青院的人都去撿柴火了?
十來個人都站在院子裏麵,原本空蕩蕩的院子也顯得有些滿了。
“嗬,天天把門鎖的那麼嚴實,真像是有人想去偷你的東西一樣。”
說話的是一位身穿深藍色斜襟褂子、腳踩一雙膠皮解放鞋的年輕女同誌。
能看的出來她那藍色的斜襟褂子已經有些年頭了,衣服都被洗褪色了,腳上的膠鞋應該也穿了挺長時間了吧,有些開膠了。
五官長得也不怎麼出挑,再加上常年的勞作,營養不良這臉上竟有一絲刻薄之感。
整個人一圈看下來沒有什麼記憶點,一時間竟讓錢多多想不出來她叫什麼名字。
不過,想不起來名字,不耽誤懟她啊。
“我這麼做也是為了你著想啊,省的丟了東西還得把你帶去派出所詢問一番,這不浪費公共資源嗎?”
“錢知青,蘇知青不是那個意思,她人就是嘴壞,心不壞的。”
還是黃念念出來打了圓場,這事兒才算是過去了。
不過知青院的人也看出來了,這個錢知青好像跟原先不一樣了一些。
之前不管蘇雁荷怎麼冷嘲熱諷,錢知青都不屑反駁一句,那一臉瞧不上他們的樣子,也導致知青院裏沒有幾個能跟她說上話的。
平時在一起說話的,也就隻有那幾個一起從京市下鄉的那幾位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