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角色期望(2)(1 / 3)

4.角色期望來自角色本身的需要

從角色期望的定義來看,角色期望是來自社會、群體或組織和他人,似乎與角色本身關係不大。其實不然,現實生活中許多事例表明,角色期望也來自角色本身。因為角色既是主體,又是客體。例如,一個有誌向、有抱負、有潛力的運動員,他要扮演和成為一個優秀的運動員角色,就必然對自己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現代高水平訓練要求運動員和教練員配合默契,心意相合。彼此越是融洽和諧,其訓練效果就越好。可見,角色期望也來自角色本身的需要。

(二)角色期望的結構

角色期望不僅有其來源,而且有其結構。它的結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麵。

1.角色期望的縱向結構

角色期望的縱向結構,是指角色期望按照一定的層次,由低級到高級的排列組合。角色期望都有一定的順序性。這種順序性包括兩個方麵:

(1)與人的年齡相聯係。以目前我國有關人的心理發展特點的現有研究材料為依據,將人的心理發展分為下麵幾個主要時期:

乳兒期——出生至1歲。

嬰兒期——1歲至3歲。

幼兒期——3歲至6、7歲。

童年期——6、7歲至11、12歲。

少年期——11、12歲至14、15歲。

青年期——14、15歲至25歲左右。

成年期——25歲左右至55歲。

老年期——55歲至生命的終點。

由於人們存在著不同的心理年齡特征,由此而產生著不同的需要,因而對各個角色扮演者的期待與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在一個人的童年期,父母對他生理和安全的期待與要求占據主導地位,個別智力超常的兒童,還抱有較高的知識期待。事實上,社會、組織、團體和他人對處於每個年齡層次的位置的人所抱的期待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別性。

(2)與人的自我實現相聯係。在一個組織中,為了完成某項任務,人們首先期望得到信任,要求合作。在這個基礎上,人們又期望能夠得到更多的信息,組織內上下左右能夠溝通,人們要求自己的領導對他們的社會行為能夠表示理解和支持,希望他們的領導是一些民主式的專業權威;在這些需要和期待得到滿足以後,從個人來說,期望自己的能力能夠得到社會承認,從而完成自我實現;從組織來說,則要求組織成員自覺地認同,有著強烈的組織歸屬感,這樣一來,也就完成了組織的自我實現了。有的學者用圖7‐1來表示角色期望的自我實現的層次。

2.角色期望的橫向結構

角色期望的橫向結構是指在同一時間內,各種角色期望的同時存在。

我們知道,紛繁複雜的人類社會是由各種社會關係耦合的網絡係統,而交往、互動正是聯結社會網中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的結點。人們出於某種需要的價值取向,便對處在這個結點上的一定位置的人產生某種期待與要求,或者處在這個結點上的一定位置的人對自己產生某種期待與要求。這樣,就會出現各種角色期望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製約的同時存在。

舉例來說,聞名遐邇的“溫州模式”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280萬農民工來務工和創業,溫州人把他們稱為“新溫州人”。正是這280萬的新溫州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為溫州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2006年5月24日上午,我們在溫州市甌海經濟開發區開展了調查工作。為了調查結果的有效性與合理性,我們采用了隨機抽樣方法,由被調查對象無記名實時填寫問卷答案。共發放問卷360份,收回問卷360份,其中有效問卷355份,有效回收率98.6%。

您最喜歡的一個稱呼

回答:外來務工者,占14.9%;新溫州人,占39.2%;打工仔(妹),占11.3%;其他,占9.8%。

您對子(女)教育的認識和期望

回答:全力支持,鼓勵讀書改變環境,占65.6%;視經濟狀況而定,占2.0%;支持但能力有限,占14.1%;不清楚,占18.3%。

您有沒有考慮過通過繼續教育,提高學曆與技能

回答:一直有,占44.5%;曾經有過,占47.6%;從來沒有,占7.9%。

Tip:收藏+分享角色論:個人與社會的互動,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