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最重要的還是經濟獨立和主動權(三)(1 / 2)

春暖花開、風和日麗的天氣裏,女人最愛約上幾個朋友逛街,她們走進商場,走進小街,不放過任何一個小店。女人似乎天生就是這樣一種動物,沒事幹的時候就想逛街、想購物,而且經常能在一家店裏停留半天,當導購或同伴說“你穿這件衣服真漂亮,這件衣服好像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時,女人就徹底失去了抵抗力,迫不及待地試穿衣服……

逛街回來之後,女人才猛然發現:原來自己並不喜歡這件衣服,因為上周買的衣服還在衣櫥裏沒穿呢!而且剛買的這件顏色,自己不是很喜歡,領口處的褶皺過多,怎麼看都不順眼,此時才心生悔意。

其實,你可以聰明地消費。在決定消費時,首先要考慮自己到底是否需要,買自己需要的東西,這才是明智的選擇。很多女人看見好看的東西就買,但買回來之後,這個東西可能自己並不需要,或者說需要程度不高。比如,有的女人見到漂亮的裙子就買回家,可是家裏已經有很多裙子了,有些裙子還沒穿過;有些女人到景點遊玩,見到小玩意兒就買,買回來之後發現對自己並沒有多大的用處。這樣的花銷完全可以省下來,為什麼偏要花掉呢?

可是,很多女人並沒有察覺到自己的消費無度。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判斷自己是不是“buy金女”呢?你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審視自己:

(1)你的衣櫥裏有超過5件以上沒有穿過或僅穿過一兩次的新衣服嗎?

(2)你的心情變化很快,每次花錢之後,你的心情會低落嗎?

(3)當你走進商場,準備購物時,你的內心會異常興奮嗎?

(4)你把別人的婚禮或某個活動當成購物的借口,而不是著重分享別人的幸福和快樂嗎?

(5)你每個月的收入都花完了,幾乎分文不剩,甚至債台高築嗎?

如果你的消費行為符合以上幾種情況,那麼你就有必要提醒自己理智消費了。如果你繼續“buy金”下去,你就會離有錢人越來越遠,相反,你的生活會變得非常狼狽。就像下麵這個女人一樣。

有個女人年薪近百萬,但是三年下來,她不但沒有任何積蓄,相反卻欠了兩百多萬的信用卡債務。她從事的是出口貿易工作,每個月收入八萬多元,有時接到一個大單,獎金就有幾萬塊。她覺得賺錢很容易,但上班壓力很大,因此,下班之後她就會盡情地購物以犒勞自己,她會買名牌包包、套裝及首飾,每次購物就會花掉幾萬塊。但又沒有記賬,因此,每個月賺八萬卻花十幾萬。結果,三年下來,她居然欠債兩百多萬。

男朋友接受不了她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覺得跟她在一起未來沒有希望,於是提出了分手。31歲的她為了還清欠款,不敢隨便換工作,每天上班小心翼翼,生怕表現不好被公司裁掉……

女人在心愛的東西麵前往往智商為零,分不清東南西北,也忘了自己的經濟承受力,經常花不該花的錢、買不該買的東西。這實在不是什麼聰明的舉動,說白了簡直有點暴殄天物。一個女人的幸福與她賺錢的能力固然有很大關係,但與她花錢的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女人會賺錢還要會花錢,要學會少花錢、買好貨,以盡量少的錢為自己謀最大的福,這才叫聰明消費。

女人喜歡漂亮的衣服、鞋子、包包等無可厚非,但這不是盲目消費、瘋狂購物的理由,不能為了衣服、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將自己的生活費全部搭進去,更不能把孩子的奶粉錢變成自己的化妝品。所以,女人在花錢之前,一定要問自己:這件商品我真的需要嗎?這樣的價格我真的承受得起嗎?買了這件商品之後,我還有足夠的錢用於其他用途嗎?

事實上,聰明的女人雖然也愛花錢,但是她們花錢有智慧,懂得精打細算,盡可能節省一點。比如,幾個姐妹看電影,購票時發現影院規定20人以上的人可按團體票優惠,於是她再等一會兒,湊齊20人之後,然後大家一起去買票,這樣就省下了一筆錢。類似聰明的消費,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你完全可以去挖掘出更多“聰明的消費法”。

相信很多女人都知道知名歌星黃品源,此人當年憑借一首你怎麼舍得我難過紅遍大江南北。但是後來因為唱片市場萎靡,他沒有出片的機會,也沒有了收入來源。在兩年的時間內,他靠著刷卡度日,貸款近400萬台幣,相當於一百萬人民幣。

後來,黃品源回憶起這段日子時,說了這樣一段話:“我不是花很多錢買名牌或是大魚大肉的人,隻是要供樓及應付家庭的開銷。但我真的是兩年沒工作,一個藝人完全沒有工作是很可怕的,那段日子我想過退出,現在總算熬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