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任何一個人,無論老人小孩,無論貧窮富裕,都會覺得累。這很正常,這是人的天性。
就像林彥這樣一個整天都優哉遊哉的家夥,也有很多時候會覺得累。不過,他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岸本遙與林彥有些無病呻吟的累有所不同,她是真的很累,說是身心俱疲也不為過。
原本她隻是一個人製作小冊子,人少,也沒有太大的壓力。不用趕稿,沒有什麼發行日期的限製,什麼時候做完了,什麼時候發行就是了。
而現在她也成立了公司,正式創辦了雜誌,又有多家公司入股。她的生活,也隨之變化了。
她要由原先一個執行者的身份,向現在一個決策者的身份轉變。不必再事必躬親,雖然看上去比推著自行車挨家商店送小冊子的時候,輕鬆了不少,也體麵了很多。
但是,後者是她擅長的,而前者她則不擅長。
任何事物都有學問,上到航天飛行器下到耕地種田都是如此。沒有鑽研花大力氣去鑽研,就別想獲得收益,這是很正常的事。
沒有學過指揮掌舵的岸本遙,做著自己不擅長的事,當然覺得類。
林彥看著她有些憔悴的樣子,麵帶笑容的從書包裏拿出一個筆記本。
這是一個幾乎全新的筆記本,上麵記載的東西,是林彥對以前他聽過的一些,商業講座的總結。
其核心大概就是在這之後的三十年,有無數家中國企業,講過的《藍海戰略》。
什麼是藍海戰略,簡單來說,就是開發未知市場的戰略。已知的市場被稱為紅海,而未知的則被稱為藍海。
就像是後世《讀者》亦或是《青年文摘》之類的書籍上,經常刊載的雞湯文說的那樣。
一個人看到了非洲都是光腳的,就認為這裏沒有市場,而另一個人則認為這裏有廣闊的市場。
前者就是把視野投放了已經有的市場上,限製了企業的發展,而後者則看到了開拓新市場的可能性。
不說,非洲的那些黑叔叔到底穿不穿鞋。
反正,林彥把這個理念寫出來之後,還覺得有點小高興呢。因為,三十年後人盡皆知小學生都知道的到底,在三十年前的一九八零年,或許才剛剛有了一點概念。
林彥把他的紅海、藍海、黑海,抄寫的好幾份,打算非別交給岸本遙、長澤、白石,刷刷自己的存在感。
雖說,林彥這次所說的,和以往一樣,都很淺顯。但是他知道,這幫聰明的家夥,會明白這之後所代表的意義。
除了紅藍海這一部分,林彥還畫了個思維導圖的小雛形,解釋了一下這東西的作用。這玩意也算的上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思維小工具,對自己理清想法,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想法,都有著很不錯的作用。
林彥也不知道這兩個東西,現在到底還有沒有。畢竟,他腦子裏沒有個百度,穀歌,雅虎啥的,成天就呆在學校裏的他,當然不可能明白現在到底流行著什麼。
岸本遙接過林彥遞過來的筆記本,兩個人這樣遞來遞去的遞東西已經習慣了。從最開始《太空侵略者》的背景故事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是這樣一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