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紅白機,或者說超級紅白機,或者說超級家庭電腦的開發階段,已經進入尾聲。現在需要處理的已經不是機器的配置問題,而是解決批量化生產的效率和良品率了。
這個階段研發人員,就不是在小小的實驗室裏走來走去,而是去千葉遊戲唯一的一家製作工廠,在裏頭改進生產線,努力的提升產品的質量。
雖然,新的機器看上去精美了許多,性能也增強了三倍左右。但卻並沒有變得弱不禁風,摔到地上就壞了的那種精致程度。
事實上,八十年代的機器,都是很結實耐用的。這一是這個時代的企業舍得下工本,用好材料製作。二是他們沒有好好領悟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一條真理。
當然,他們之所以不怕客戶們用壞了才再買新的,很大程度上是現在新產品相較於舊產品還有明顯的提升。
不像二三十年後的產品,能夠做到的革新,隻是一些不關痛癢的小打小鬧。那些功能,用戶們買回家,甚至一次都不曾用過,甚至都不知道有這個功能。
既然老產品和新產品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也就隻有機器用壞了才會買新的吧。於是,各個工廠就進化出了過保修期就壞的高超技能。配件的昂貴程度,也沒有到一台新機器的幾分之一,修舊不如買新的程度。
從道理上說,維修零件貴是能夠解釋的。畢竟,買一輛成品汽車的價錢是一千,那麼買全部這台車的零件,組裝起來,加上人工費用,就很有可能達到五千。
工業品的優勢就在於批量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而維修算是手工活,自然也就顯得昂貴了。
當然,如果要解釋也能夠解釋的清楚,畢竟隨著科技的發展,產品變得越來越精致,越來越嬌氣,也是“理所應當”的。
林彥對於千葉遊戲出產的遊戲機沒有太多的要求,就隻有“便宜、結實、耐用”這幾項。甚至,性能都不是最優先考慮的目標。
其實,為了“便宜、結實、耐用”,千葉遊戲關於新機器的妥協很多。沒有采用最新的科技產物,用的甚至比如今的“主流”還要落後那麼一些。
當然,這個“主流”是相較於電子遊戲聯盟的遊戲機來說的。用林彥的話來說,兩家公司的定位其實有比較大的差異。
千葉遊戲更多的是把自己當成遊戲公司,而不是什麼遊戲機公司。最主要的還是為了千葉遊戲的客戶——玩家著想。不會過於追求紙麵上的數據,追求的是實際的體驗。
就拿千葉遊戲的掌機和電子遊戲聯盟的掌機來說,千葉遊戲的掌機的屏幕是黑白顏色的,沒有背光,顯示效果不算很好,甚至藏在被窩裏玩,都還需要一個手電。
而電子遊戲聯盟的掌機,看起上則要了不起很多。甚至比千葉遊戲的掌機,領先出一個時代。
然而,這隻是理想的狀態,從天空落到實地,情況就變化了許多。
千葉遊戲的掌機,雖然屏幕顯示效果不是很震撼,但是,它放兩節五號電池,就能夠玩四十餘個小時,普通用戶玩上一周都沒有問題。算的上是“超強待機”。
而電子遊戲聯盟的掌機,電量如尿崩,說是電老虎也不為過。電量充足的六節五號電池放進去,隻能夠玩不到兩個小時。真的算得上是褲子還沒脫,就結束的典範。
而兩台機器的重量,也算的上是天壤地別,千葉遊戲掌機帶電池的重量三百五十克,有點重但是還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