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最複雜的藝術形式(1 / 3)

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環境下,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更加多了。

由於某些原因,中國官方的動漫引進陷入了停滯,所以,對於動漫影片,還有一些沒有引入到國內的遊戲,都有一個相應的民間團隊負責翻譯漢化,提供字幕等事宜。

身在日本的網民,看到“字幕組”、“漢化組”這樣的字樣的時候,可以用吃驚來形容。

因為,在他們的印象裏,凡是“叉叉組”,似乎都是與“山-口組”類似,是有活力社會組織。

所以,他們就想,中國的有活力的社會組織,實在是太厲害了,連影片和遊戲都歸他們管。

要知道,雖然有活力的社會組織,在日本也算是橫行霸道。但是,他們往往做的都是實業,向實業滲透,真的沒有多少人,去搞這些文化產品的。

當某個日本網友,在論壇上看到一名中國網友,說了一句“我小學時候當過組長”的時候,那個表情簡直精彩萬分。中國到底是一個怎麼樣恐怖的國家,小學生居然就當組長了?

而且,那個版塊當中,有許多中國網友紛紛跟帖說自己也當過組長。

日本網友腦袋上的洞,已經大大的開了起來。他們腦補出一副中國的畫卷,那一定是一個拋灑熱血,混亂不堪的地方。

雖然真的讓自己去生活,自己不回去那樣的一個國家,但是,聽起來很熱血的感覺有沒有。就像是電子遊戲中的“熱血係列”那樣的熱血。

其實,熱血係列,在日本也是一個十分火熱的係列。不過,那都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

隨著電子遊戲三維化的加深,二維遊戲越來越難賣出去了。而有一些有些,說真的真的沒有一個很好的三維表現方法。

所以,這些遊戲也就漸漸的開始衰落,最後因為人氣太低,新作被無限期的延期。

熱血係列,就是有著這樣命運的一個係列。盡管,後來這個遊戲係列的公司,通過了高清重置版的手段,為這個係列續命了許久,也榨取了這款遊戲的剩餘價值。

但是,新的作品,真的是退不出了。

除了上麵這個比較有意思的誤會後,還有一個誤會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有一名日本網友,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詢問道,“在中國話中,小三是什麼意思,是小學三年級的意思麼?”

一名對於中國有所了解的日本網友回答道,“不是的,小三在中國的意思,與日本的愛人意思相同,是情人的意思,小三的小,時一種愛稱。”

那名提問的網友,很有舉一反三的能力,他回複道,“那‘打到小日本’,就是打到日本醬咯?”

於是,這個帖子後邊全部變成了,“打到日本醬!”的隊形。

當然了,在日語教學中,最普遍的一個詞,還是中國話裏的“手紙”,與日本語的“手紙”的差別。

前者是指擦屁股的紙,而後者指的是拿在手裏的紙,也就是信件的意思。

所以,有許多沒有接觸過日語的人,偶然看到一首歌名帶有手紙的歌,還會說,這日本人真有意思,居然有手紙之歌,是不是上廁所的時候唱啊?

當然了,隨著文化交流的加深,許多日本人也驚訝的發現,原來也有許多日本話和中國話,不光字形相同,就連讀音都相同。

甚至,一些新生代,比較沒有文化素養的日本人之間,流行起了一種“偽漢語”的風潮,就是省略掉一個句子裏的假名,讓這個句子看起來都是漢字,看起來十分的高大上。

當然了,這些字在真的中國人看來,可以說狗屁不通,但是卻還是能根據漢字猜測出大概的意思的。

不過,雖然兩國文化交流日益加深。由於中國的經濟並不發達,相較於日本差許多,所以,中國也不是強力的文化輸出國,反而是日本以電子遊戲,動畫,漫畫為代表的文化,湧進中國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