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係統(1 / 3)

對於許多人來說,千葉遊戲的手機很貴,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它卻便宜的過頭了。

賠錢賣手機這事兒,在手機領域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哪怕就是移動電話剛剛興起的時候,像是大哥大那種老式大電話,都賣數千美金沒有商量的餘地。

在大眾通訊領域,數家掌握著專利的廠商,其實,一直都在躺著賺錢。仔細回想一下,就會發現那些年推出的手機,基本上都是塑料外殼的。哪怕看上去是金屬材質,但是,一真的握在手裏,就能感覺到那種廉價的塑料的質感了。

千葉遊戲的突然闖入,就像是一隻鯰魚,把整個死氣沉沉的市場盤活了。當然了,從本質上來說,手機市場不能說是死氣沉沉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還有很多人沒有買手機,買了手機的人還要換手機。這個市場遠遠沒有飽和,就算是產品的質量,普遍不高,但是卻依舊足夠讓行業內的廠商吃香的喝辣的了。

千葉遊戲兩百九十九美元的定價,基本上相當於跳樓價大甩賣,盡管硬件和人工成本,大概隻有兩百美元,核算成人民幣一千六百多人民幣的樣子,但是,剩下的九十九美元裏,除去物流成本,卻還要給各個分銷商進行分成。

千葉手機的出廠價格,實際上是二百三十九美元,包含到一層經銷商的物流費用的。這三十美元裏,還包含著各種稅費,雖然總體上來看,每一台千葉手機幾乎不賠錢。

但是,對於這樣一個生產備貨高達數百萬的產品來說,不賺就是虧。

因此,其它跟風的廠商,如果想要賺錢,想要確保產品不賠錢。他們又沒有千葉遊戲對於產業鏈上下遊的整合能力,所以,他們使用的配件,都是較為劣質,性能比較差的零部件。

每個地方都差那麼一點,當整台機器出現在人們麵前的時候,整台機器差的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當然了,這些廠商,也有揚長避短的辦法就是了。他們可以忽視某一項數據,而達到另外一項數據的高水平。

例如,他們犧牲了能耗,把手機處理器的主頻拉高到一個很高的水平。然後,他們就可以拿來和標杆的千葉遊戲手機進行對比了。

不是每一項都比,光比處理器主頻,告訴消費者說,你看,我們的主頻比千葉遊戲手機的主頻高。主頻越高的手機越厲害。

這樣一些兜裏的錢不夠買千葉遊戲手機,但是卻又想購買類似產品的人,就會買這些產品。

至於這些廠商,在宣傳過程中偷換概念的行為,一般是沒有人指出來的。

畢竟,大部分能看到他們這種行為的,也不會沒有錢去買他們的手機就是了。既然,和他們沒有幹係,自然就沒有人願意多嘴了。

當然了,幸虧這些競爭者的襯托,所以,千葉遊戲手機的素質,在普通消費者眼中,簡直就成了高端的代表。

不是說千葉遊戲手機不會出現故障,出現故障是必然的,就算是出廠前再怎麼質檢,還是會有一些漏網之魚的。

但是,與別的廠商拆東牆補西牆不同,你手機壞了到我這裏我給你修上就行了。

千葉遊戲手機隻要壞了,到門店檢測,發現確實屬於合約裏所說的損壞情況,那麼馬上就會給用戶換上一台新手機。

這樣,避免了用戶漫長的等待手機維修的時間,使用戶滿意程度,成幾何倍的提高。並且,還會讓那些用戶,產生一種自己占便宜的錯覺。

千葉遊戲之所以會這麼做,一方麵是因為檢測毛病在哪比較困難。畢竟,千葉遊戲不能派許多工程師,到各個門店,專門給人修手機。

就算是能夠批量的培養出這麼多維修工人,他們的工資開銷,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按照道理來講,這種利潤低微的售後服務,應該都是外包出去,或者招一些勞務派遣工,但是,那樣的話,成本還是太高了。

相反,把壞的手機收回,直接拿一台好的給消費者,然後,把壞掉的手機,集中會廠子裏維修,則是一種比較經濟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