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美國與德國衝鋒槍(3)(2 / 2)

UMP45還安裝了射速減速器,把射速限製在580發/分,在發射高壓彈時,射速會提高到700發/分。這樣的設計便於連發時控製槍和減小射彈散布,而且射手開槍時,會感覺自己頂在槍托上的胳膊就像在接受有節奏的按摩一般。

MP7衝鋒槍原稱為單兵自衛武器——PDW,於1999年正式亮相,2000年被德軍列為製式裝備,此後開始頻繁出現在各武器交易展覽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同時也使銷量直線上升。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內,MP7已先後出口到17個國家。

PDW的意思是單兵自衛武器,HK公司之所以將新武器命名為MP7,是有原因的。20世紀末,軍隊特種作戰和反恐任務逐漸增多,許多戰鬥環境迫使士兵要單手持槍射擊,所以將新式武器定位在單兵自衛武器方麵存在一定局限,對於開拓市場也很不利,所以最終MP7成為德軍列裝後的製式名稱。

MP7衝鋒槍可謂一路高歌,已被德國KSK特種部隊、憲兵部隊及英國SAS(特別空勤團)裝備,並被德軍確定為“未來步兵”計劃中的武器裝備之一。此外,HK公司基於4.6×30毫米槍彈的新型單兵防衛武器“終極戰鬥手槍”(UCP)也即將問世,UCP手槍裝20發彈匣後質量約820克,與MP7衝鋒槍的20發和40發彈匣通用。這是采用橫向彈匣供彈的P90和五七手槍所望塵莫及的。

九、HK53衝鋒槍

HK53式5.56毫米衝鋒槍由德國赫科勒—科赫有限公司(H&K公司)研製,主要在HK33K突擊步槍的基礎上研發。HK53衝鋒槍具有結構緊湊、體積較小、便於攜帶等特點,主要用於近距離內射殺有生目標。這款槍非常適合對付穿防彈衣的嫌

疑犯。

HK53衝鋒槍是HK33槍族中最短的槍,其槍身縮短了12厘米。較短的槍身非常適合在狹小的空間裏使用。槍管長度有兩種:178毫米與305毫米,可以用M193或SS109子彈。這兩種類型的子彈均可輕易穿透防彈衣,如果換上穿甲彈,甚至能夠貫穿車輛的輕裝甲,威力極強。

HK53衝鋒槍的特殊性能,決定了它既可以作為衝鋒槍,也可以作為突擊步槍。由於槍管過短,彈藥不能在槍管內充分燃燒,所以射擊時槍口火焰和聲響都特別大,這也是困擾輕武器設計界的一大難題。

HK53的型號中還有一種HK53MICV。這款槍是專為乘坐裝甲車的戰鬥人員在車內通過射孔對外射擊而研製的,其實就是射孔槍。這樣的設計雖然對精度不利,但對於機械化步兵所配用的衝鋒槍來說,關鍵是要解決槍的散熱問題。

十、瓦爾特MPL/MPK衝鋒槍

MP是德文“衝鋒槍”的縮寫,這個大槍族還有兩種型號,分別為槍管較長的MPL衝鋒槍和槍管較短的MPK衝鋒槍。兩款衝鋒槍都在1963年被定型生產並裝備部隊,於1987年停止生產。

MPL和MPK衝鋒槍的主要區別是槍管和槍管套的長度不同。兩款槍的自動方式都為槍機自由後座,均采用前衝擊發的原理。“L”形的槍機上部重量較大,並向前延伸到槍管的上方,起到機框的作用,內有容納槍機導杆的通孔,彈底窩平麵則位於下部。槍機的大部分位於槍管上方,因此可以采用一個長度較短的機匣,這樣的設計使全槍結構緊湊。另外,槍機兩側開有縱槽,可容納汙垢,以此保證槍機在各種惡劣環境條件下的安全可靠性。

提到瓦爾特MPL/MPK衝鋒槍,很多人都隻知道經過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營救人質的失敗後,德國組建特種部隊時不得不采用MP5衝鋒槍。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營救行動的失敗並不在於武器的選擇,而在於指揮人員的錯誤決策和行動人員缺乏針對性訓練。如果換上如今的特種部隊但仍舊使用當年的武器,行動並不一定會失敗。所以,MPL和MPK仍然是很優秀的衝鋒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