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曹劌進兵待三鼓(1 / 1)

公元前684年,齊國背棄了與魯國訂立的盟約,發兵侵犯弱小的魯國。

齊軍與魯軍在長勺遭遇。魯莊公禦駕親征,旁邊坐著新請來的參謀曹劌。對麵的齊軍已擺開陣勢,隻等作戰的鼓聲擂響。

不一會兒,齊軍戰鼓齊鳴,殺聲連天,兵士如潮水般衝了過來。魯莊公也想下令擂鼓出擊,被曹劌製止了。曹劌對魯莊公說:“敵人銳氣正盛,隻可以嚴陣以待,急躁不得。”

齊軍一陣衝鋒過來,卻如木板碰鐵桶一樣,衝不垮魯軍的隊列隻得退下。不久,齊軍再次擂鼓衝鋒,魯軍仍自巋然不動,鐵桶似乎更堅固了。隨著一聲令下,齊軍的戰鼓又像雷一樣響起來。但是,這時的齊軍士兵雖然嘴裏叫喊著,心裏認為魯軍不敢出擊,鬥誌無形中鬆懈下來。

曹劌聽到齊軍第三次鼓響,便對魯莊公說:“是出擊的時候了!”於是,待命的魯軍士兵像猛虎撲食一樣衝了出去。齊軍臨變而慌,被殺得七零八散大敗而逃。

魯莊公見敵人逃卻,忙下令乘勝追擊。曹劌又加以製止:“別忙,等一會兒。”說完,他跳下車,看看地上的車轍馬跡,又站在車頂上向逃走的齊軍望了一陣,然後說:“放心追趕下去,殺它個片甲不留!”魯軍乘勝追擊,把齊軍趕回齊國,俘獲的戰利品堆積如山。

在慶功宴會上,魯莊公問曹劌:“為什麼要在敵人擊鼓三次後才出擊呢?”

曹劌答道:“凡打仗,全憑士兵的一股勇氣。當第一次擊鼓的時候,齊軍的士氣很旺盛,好比一群猛虎下山,千萬不可硬碰。第二次擊鼓時,齊軍的鬥誌開始鬆懈。到第三次擊鼓時,齊軍的士氣低落,精神疲憊,戰鬥力驟減。而這時我軍初次鳴鼓進攻,策新羈之馬,攻疲乏之敵,自然就可以旗開得勝。”

魯莊公又問:“可是,當齊軍敗退時你為什麼阻止我下令追擊,待望過天、看過地之後才允許窮追不舍,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曹劌又說:“兵者,詭道也。齊軍詭計多端,如果敗走有詐,誘我追擊,就可能中了他們的埋伏。因此,我下車看看車轍馬跡,雜遝非常,證明是倉皇逃軍。遠遠望去,齊軍旗歪陣亂,說明他們確實打了敗仗。在這種情況下,我才敢大膽讓將士進軍。”

魯莊公聽罷曹劌這番話,大加讚賞,親自賜給曹劌一杯勝利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