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性格好動的孩子最活潑(1 / 2)

關鍵詞◎活躍

有不少家長很苦惱,為什麼自己的孩子總是那麼頑皮,那麼淘氣?在家中不是砸壞了花瓶,就是把杯裏的水弄得滿地都是……其實,“淘氣”與“做壞事”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從某種意義上說,“淘氣”和“童真”是連在一起的。淘氣是孩子天真的表現,有其積極的一麵。淘氣,說明孩子精力旺盛,說明孩子心智活躍。老人常說:“淘氣的小子是好的,淘氣的姑娘是巧的。”

果果是一個活潑淘氣的小孩。在幼兒園裏,他最喜歡搞些小動作,經常受到老師的警告和批評。回到家裏,他一刻也不安靜,老是惹媽媽發脾氣非常不高興。由於他天性好動,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裏,都是一個難以對付、過於活躍的小家夥。同時,他還特別喜歡和小朋友打架,被他弄哭的小朋友不在少數。然而,無論爸爸媽媽對他怎樣斥責和批評,他仍然我行我素、滿不在乎。

像果果這樣精力充沛的小孩,要想讓他老老實實地待著,安安靜靜地停止活動是很難的。如果一味地用斥責和批評的方法去教育他,是不可取的。這樣不僅磨滅了小孩的天性,嚴重的甚至會給他們留下陰影,影響性格的健康發展。

其實,不少頑皮、好動、活潑的孩子往往比較聰明。從大腦發育角度看,如果重複同一個動作,對於大腦而言,僅僅是運用了其中很小一部分神經網絡而己。但是,頑皮、好動、活潑的孩子往往動作豐富,並且每一次動作都不一樣。這樣,他們的大腦中就構建出更多更豐富的神經網絡。家長可以安排一個親子時間,與孩子一起玩遊戲,給他們充分的自由。但是,必須設定一套規矩。例如,遊戲結束後,要自己收拾玩具等。

因為孩子缺乏對自己行為的把握能力,做父母的必須善加引導。這樣不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對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有著良好的影響。

◎采取適當的教育方式

孩子調皮、不聽話,真的沒人管得了嗎?答案是否定的。許多孩子之所以“調皮搗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父母沒有及時引導。因此,父母適時的引導是非常必要的,否則孩子就容易失去改善性格的機會。

佳佳是個活潑淘氣的孩子。無論在什麼場合、遇到什麼人、碰到什麼事情,都能讓她大嚷大叫、手舞足蹈。在家裏,她沒有一刻是安靜的,總喜歡問東問西。有時候媽媽太忙了,就對她說:“很抱歉,媽媽正忙著,你自己去玩一會兒,不要纏著媽媽!”她便說:“我才不要自己玩,我就要和你說話嘛。”快要下雨了,媽媽說:“下雨了,不能到外麵玩。”她就會說:“你為什麼不讓我出去?我就要出去。”媽媽說:“下雨容易淋濕,得感冒。”她就說:“打著傘還不行嗎?”總之,她會找出許許多多的理由來。

家裏沒有外人的時候還好一點,一旦家裏來了客人,或去別人家做客,佳佳便會變本加厲,又嚷又跳,吵得大人根本沒法好好說話。媽媽氣得當著客人的麵斥責她,可也沒有多大的效果。而且每當這個時候,奶奶總是護著佳佳,經常說:“她還是個孩子呢,哪有不調皮的。”媽媽因此也不好說什麼,而佳佳覺得就好像找到了一個“護身符”,變得更加有恃無恐了。

專家認為,像佳佳這樣的孩子,有一個明顯的性格特征,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做事情喜歡堅持己見。如果引導教育得當,這對孩子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這類孩子知道如何占有對自己有利的資源,例如,采用纏著大人、哭鬧、發脾氣等方法來達到他們的目的,使自己取得勝利,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一般這類孩子的好奇心很強,表現力也很強,將來適合做獨當一麵的管理者。但是,這種孩子不太在意別人的感受。在集體生活中或是成年後進入社會,難免會經受一些挫折。同時,也有可能因為過於堅持己見而失去一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