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抗洪進行時(1 / 2)

看到杜飛匆匆忙忙從的士上下來,袁莉就恨恨地問道,“去哪裏和狐狸精約會去了,這麼晚才來。”

杜飛一個勁的喊冤枉,“晚上朱友鬆請市規劃局的領導吃飯,叫我去幫他陪客,後來又跑去唱歌。我是一個歌都沒唱,就陪著領導說了一會話。這不是說好了要來接你嘛,我9點鍾就說要走,結果被他們拉住碰杯,讓我把該我喝的酒喝完再走,所以就搞的晚了點。那都是些男的,哪裏有什麼狐狸精啊。你要不相信,他們現在還在金色年華呢,我陪你過去看看好了。”

袁莉那閨女心眼實在,也知道杜飛現在和原來在教育局不一樣了,場麵上的應酬很多,現在看杜飛說的有模有樣的,也就放過他了,沒有真的去金色年華驗證一下。杜飛倒是在一邊偷偷地抹了一把冷汗。

受到台風“桃枝”外圍雲係的影響,小江流域從七月四號開始就普降大雨到暴雨,烏郵本地也是連日陰雨天氣。七號淩晨6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來電,警示沿線各縣區,小江流域今年的第四次洪峰將於今天晚上10點過境烏郵。七號早上一上班高書記就召開防汛會商會,聽取區防指的情況彙報,並啟動全區防汛三級應急預案,要求區委區政府領導到各自負責的堤段去值班。這會杜飛正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被雨水泡得發軟的河堤上,跟著高書記檢查轄區內各地段人員值守和防汛物資準備情況。高書記顯得很著急,雨衣的帽子都掀開來,任憑綿綿的雨水打在那平時都是梳理的一絲不苟的頭發上,焦慮的臉上有一道道水線順著臉龐直落下來,劃過急促喘息而大幅起伏的胸膛,落到地下的泥水裏。

這次的洪水很大。據省防指的預計,將達到50年一遇的水平,預計烏郵段最高洪峰高達47.6米,超過警戒水位5.2米,極有可能是烏郵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曆史第三高位。98年長江流域大洪水造成九江決堤後,黨中央國務院在各地查處了一大批在防洪堤上弄虛作假的幹部,此後那兩年烏郵市裏在防汛上切實加大了投入,很多病險堤段都得到了翻新加固。現在快10年過去了,市裏領導都換了3、4撥,當時主持加固堤防的主要人員也大多退休了。大家心裏都沒底,也不知道當時加固的地方,到底質量怎麼樣,能不能頂得住這次的曆史第三高位洪峰的重壓。

頭頂上的烏雲黑壓壓的直壓在人的心頭。杜飛吐出一口順著臉頰溜進去的雨水,看著河堤外麵打著旋往下遊洶湧而去的河水。河麵上漂浮著枯枝雜草,間或還有一些死去的家畜,屍體被河水泡的發脹了,圓滾滾的身體在河麵上翻滾。河堤的內側是忙碌的人們在雜草叢中來回巡查,力求不漏過每一處微小的滲水點。這種土築的河堤最怕滲水,每一個滲水點後麵都可能是一個蟻穴或者蟲洞。在大堤外麵高水位洪水的壓力作用下,這些洞穴裏麵的滲水衝刷著洞壁周圍的泥土,很快就會把大堤掏空。一旦滲水發展成管湧,極有可能就會垮堤。看著大堤後麵雨幕中依稀可見的市區,杜飛心想,這狗日的大雨這麼還不停啊。

區防指常務副指揮長,分管農林水的吳順興副區長也在前麵不遠的堤段上,旁邊圍了一群人正在說著話。吳區長看見高書記來了,趕忙迎上來握手。“高書記也來了。”

“嗯,老吳你辛苦了。現在情況怎麼樣?”

“現在水位是44米9,情況還好。目前一共發現了7處滲水,都安排了專人盯守。還沒有出現管湧。江心洲渡口那裏地勢比較低,現在水麵已經離河岸頂上隻有1米8了,洪峰到來之前洪水肯定會上大堤,所以已經安排他們村裏調集人力在築子堤,另外還安排區防指給他們準備了4000條麻袋和300米彩條布,區武裝部也聯係好了,萬一有情況可以調基幹民兵上去搶險救援,估計問題不會很大。”

“嗯,防指的同誌們都辛苦了。明麵上的險處不可怕,最怕的還是滲水和管湧,有什麼情況要及時向市裏彙報,必要時可以請子弟兵支援。老吳,城裏的情況怎麼樣?”

“有三處內澇。觀塘社區那裏比較嚴重,11點鍾的時候水已經開始進一樓居民家了,街道和社區的同誌已經在組織大家搬家到高點的地方避險,另外區建設局已經緊急調過去3台大功率抽水機抽水了。”

“好。我等下也過去看看。你這裏還走不開吧?那我到江心洲那裏去看看。”

等杜飛陪著高書記從觀塘社區回到區裏,已經是中午一點半了。杜飛讓高書記回辦公室稍微休息一下,自己趕緊讓機關食堂送三個盒飯到9樓區委辦來。張主任帶著區委辦的同誌們也上大堤去值班了,高書記隻能由自己來招呼。打完電話,杜飛脫掉緊緊黏在身上的雨衣,又一把踢掉灌滿了雨水泥水的高筒雨鞋,鞋子啪的一下掉在地上,倒出來一大灘黃濁的汙水,在地板磚上蔓延了一大片,杜飛也顧不上了,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大口喘氣。頂著大雨在爛泥地裏步行了4個多小時,他實在是吃不消了。下午還要上堤呢,還是先抓緊時間歇口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