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香港一個很窮的家庭,家境不好,用現在的時髦話我來說,就是出身於純粹的草根階層,別人有的是背景,我有的是背影。沒有可以仰仗的家族勢力,父母能提供給我的就是一日三餐和接受平民教育的機會。我家所在的那片社區很窮很破舊,很小的時候,我總和一幫小夥伴在堆滿垃圾的小區四周打鬧、捉迷藏。再大一點,我就去了一個很平常的學校上學,小學、中學,都是一般的學校。總之,我念書時的經曆和一般的香港人沒有什麼區別。
我的機會是拚出來的
中學畢業以後,我選擇了電視機專業。因為在當時的20世紀80年代,香港的電視機行業如日中天。對於家庭來說,這樣能減輕父母的負擔,不用再花他們的錢去讀書,而且畢業以後就可以找到一份很熱門的工作,投入少見效快。從學校出來,我選擇了去一家電視機工廠打工。這家生產和銷售電視機的工廠是亞洲電視的前身,是英國人辦的一家企業。公司的名字叫“麗的呼聲”,生產“麗的呼聲”牌電視機。公司很大,有幾百名員工。在當時的香港,這已經屬於比較大型的企業了。我從事的具體工作是修理電視機。
能進入這樣的企業工作,我自然很高興,非常珍惜這份工作,可以說投入了200%的努力,工作起來非常勤奮,非常用功,非常拚命。
拚命到什麼程度?我舉一個例子:大家都知道,香港常常遇到刮大風的天氣,而且是狂暴的台風。台風一起,許多企業就會受到影響,無法正常經營。遇到這種天氣,大部分企業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往往選擇給員工放假,讓員工休息。不過,員工自願選擇加班的,企業也不反對。在那種情況下,我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選擇:在家休息,睡大覺。沒人能說我什麼,而且公司就是這樣規定的,老板、上司都挑不出我的毛病。年輕人嘛,總是貪睡的,早上常常起不來。趕上老天爺眷顧,給自己睡大覺的機會,真是求之不得啊。
第二種選擇:去上班。上班的好處是肯定能給老板和上司留下一個好印象。不過,說實話,吸引我去上班的真正原因是加班有加班費。對於剛畢業的我來說,這一點無疑極富誘惑力!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談戀愛、交朋友,給父母買禮物,買房子,將來結婚成家了,還要撫養小孩,哪一樣不需要錢啊。錢真是好東西,它能滿足我們生活中的許多物質需求。我們的許多計劃、理想、夢想等,都必須建立在擁有一定數量的物質財富的基礎上。
物質財富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金錢,這應該也是許多成功企業家得以揚名、成就一番事業的最原始動力。
對於一個20來歲的年輕人來說,為金錢工作,自然是可以理解的。還有一點,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和當時的內地可能有點不同。這些年我常常在內地活動,發現在早些年內地和香港的金錢意識、財富觀念確實很不一樣,不過最近幾年,有點趨同了。
我們叫它拜金也好,利己也罷,直到今天,我還是堅持,要想追求物質的成功,對金錢的追逐意識一點不能落於人後。否則,你就會缺乏追求成功的原動力。
我認為機會都是拚來的,是埋頭苦幹的結果。任何一位上司或老板都力爭使自己主管的單位、部門、公司做出卓越的成績,拿出一些光彩的東西來,這自然需要幾名乃至一批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下屬,為公司創出業績。所以,要想成為老板眼裏的“紅人”,成為公司裏不可替代的員工,首先就需要做好本職工作,具有較強的敬業精神。這是我們在領導麵前說得上話、辦得了事的根本。
因此,企業員工要能吃苦,能沉住氣,不為眼前利益所動。
有的員工單憑情緒工作,心情好的時候就好好幹一陣,但不會堅持很久,隻有三分鍾熱度;沒興趣時則應付了事,或者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老板的眼裏,這樣的員工是靠不住的,也是沒有前途的。
除了敬業精神,還要注意工作效率,注意工作方法。苦幹是老板喜歡看到的,但老板更喜歡巧幹、高效率的下屬。能幹並不等於蠻幹,必須善於動腦子想辦法,提高工作效率。
你和老板同在一條船上
我們努力、我們勤奮、我們工作起來拚命,而有的小人真的會嫉妒我們,他們會想著法子來破壞、使絆子,讓我們在不自覺間落入他們的圈套。所以,當你努力工作的時候,可別輕易聽信他們的話。我是有這方麵的教訓的。
我那時候年輕,經曆的事情少,就曾聽信過他們的話,結果丟了工作。
比如說,刮大風的時候,我照常去上班,在他們眼裏,我是那麼另類,那麼不合群,顯得比較蠢。平常周圍的很多同事,一天平均做五六個單子,因為我比較拚,往往能做到10個單子,做得既快,而且質量還好,老板、上司對我很滿意。那時,在幾百個員工中,我是年齡最小的一個。所以沒多久,老板、上司就發現了我,他們覺得我是在努力工作、用心做事,自然對我就更好了。用香港話來說,就是很寵我。對此,我自己也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