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要想在職場上取得成功,必須揚長避短,把注意力集中我在自己的優勢上,發現、開發、經營和發展自己的優勢。
隻要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裏做到卓越,我們就是非常成功的自我經營者了。世界上最讓人痛苦和無奈的事情,莫過於用自己的劣勢去與別人的優勢做比較。那就如同用雞蛋去碰石頭,結果可想而知。
一個人能否成功,就看他是否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
因此,隻有經營好自己的優勢,才能打造出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才會取得成功。
在職場上,你要成為你自己。與其費盡心思地去改善自己的劣勢,還不如努力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總之,隻有找準了自己的獨特優勢,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從而讓我們“不可替代”。
發揮自身優勢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每個企業都要有自己的獨特優勢,這樣才能在大浪淘沙、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中取勝。同樣,作為一名員工,要想做到不可替代,要想成為老板眼裏的紅人,要想從職場跑龍套的向職場主角轉變,也應該打造自己的核心優勢。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自己的拳頭產品,不能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沒有跟得上時代步伐的核心技術,必然難以生存下去,最終必然走向滅亡。
一個員工,如果沒有自己的專長,沒有老板需要的核心技能,沒有公司需要的價值,不能跟上職場發展的需要,則很容易被邊緣化。
職場人士必須擁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優勢,要有一技之長,就是其他人不會你會,其他人會一點你會很多,其他人會很多你可以做得更精更完美。特長是價值的體現,是擁有職場影響力的重要工具。沒有特長的人很難得到同事的認可與領導的青睞。
這裏要注意一點,特長的概念是非常寬泛的,它並不一定是解決工作難題的能力或者掌握某個非常複雜的技術,也可以是生活上的某些特長,比如說有的人很擅長唱歌,有的人很擅長調節氣氛等。不要小看這些特長,它可能就是你的優勢,很多人正是依靠這些優勢獲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成就自己,就是要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你的優勢是什麼,否則你就難以發揮所長。
如果置自己的優勢於不顧,認為自己能為所有的人幹所有的事,那你在職場上一定找不準自己的位置,也就不可能真正體現你的價值。假如你要做一名合格優秀的財務人員,這就是你在職場上的定位,在這個位置上,你不僅要處理好人際關係,熟悉公司方方麵麵的業務情況,而且要全心全意認真對待你的專業技能,因為這才是你在公司裏的價值體現,是你在職場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曾經有一個人對我說:我沒讀過多少書,學曆不高,也沒有什麼技能。我說:不是學曆才是優勢,也不是會這個會那個才是優勢,隻要你用心,一切都能成為你的優勢,比如細心。
日本東京一家貿易公司與德國一家公司有貿易往來,德國公司的經理經常需要買東京到大阪之間的火車票。不久,這位經理發現一件趣事:每次去大阪時,座位總在右窗口,返回時又總在左窗邊。經理詢問日本公司的購票小姐其中的緣故,她笑答道:
“車去大阪時,富士山在您右邊;返回東京時,富士山已到了您的左邊。我想外國人都喜歡富士山的壯麗景色,所以我替您買了不同的車票。”就是這種不起眼的細心事,使這位德國經理十分感動,促使他將對這家日本公司的貿易額由400萬馬克提高到萬馬克。他認為:在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上,這家公司的職員都能夠想得這麼周到,那麼,跟他們做生意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這個了不起的職員有什麼優勢呢?靠的就是細心。
進入社會我們就會發現,在每個領域都會遇到非常強的高手。
我們是不可能在每個方麵都考100分的,這個時候要問自己哪些方麵能考60分,哪些方麵能考100分?怎樣突出自己的強化優勢?
如果你性格內向,但又想做銷售工作的話,你就做不到分。你隻能發揮你的優勢,把事做仔細。如果你學習很好,那就去給客戶開課,講專業知識。在公司裏,你要集中你的資源,強化自己的優勢,同時保證你在其他方麵至少做到60分。
有一個有名的“三八”理論:八小時睡覺,八小時工作,八小時自由安排時間。前兩者人人一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在於業餘時間怎麼度過。時間是最有情,也最無情的東西,每個人擁有的都一樣,非常公平。但擁有資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資源的人才會成功。白天圖生存,晚上求發展,這是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