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歸來,柳條新綠,大地一片萬物複蘇的景象。
“嘎吱”華府的一個小角門被打開,李謹言從門裏衝了出來,急匆匆的向家跑去。
李家位於華府西北方向,一帶居住的都是華府的世仆,屬於華府的家產。
李謹言六歲進入華府當差,白天打掃內院書房,由於不是伺候主人的活,晚上可以回家。一年來,小謹言過得很快樂,如果不是府裏那位仙人的話,還以為這一輩子都會如此。
一路狂奔,一定要把這個消息告訴娘。
“娘!”李謹言撲在早已在門口等待的李氏的懷裏,哇哇大哭起來。
“言兒,進屋再說吧!”李氏拍了拍窩在懷裏哭泣的女兒,歎了一口氣,拉著李小閨女進了屋。
李家是一處小二進的院子。李父曾是華老爺的跟班,從小就呆在了華老爺身旁,可以說是在華府仆人中盛有威望。可惜李父前幾年已過世,留下了李氏母子三人。華老爺感念主仆舊情,這小院子仍讓李氏一家居住。
“娘,老爺讓我陪大小姐去神農門”剛進屋坐下,李謹言就迫不及待的告訴李氏。
李氏揉了揉女兒柔軟的融發,安慰道:“老爺今早已告知了為娘,我兒有如此機緣,應是高興的事”
“可是,我不想跟娘和哥哥分開,言兒想永遠跟娘和哥哥在一起”李謹言黑白分明的眼睛看了看李氏和坐在一旁的哥哥,撇了撇嘴,滿臉的委屈。
“盡說傻話,娘總有一天要去找你們爹爹,哪能陪你們一輩子”李氏忍著眼淚,輕輕的替小謹言撫去臉上的淚珠,柔聲道:“言兒,能到神農門見仙人,是你的機緣,可不得任性。你看大小姐不也是要離開老爺和夫人,可沒有象你這樣哭鬧的。那天仙人到府裏,你是看見的,如果言兒能像仙人那樣有本事,別人也對言兒恭恭敬敬的。”
“娘,我知道了”李謹言低著頭,悶悶的答道。
雖然年幼,可謹言心裏明白,老爺的話娘親是沒法反對的。而且一想到,那天仙人到府裏,就連老爺都是恭敬的姿態,小謹言又對去神農門有了那麼一點期待,隻是要與娘和哥哥分離,心裏難過的要緊。
“娘,我會努力讀書,中狀元,當大官,以後我們把妹妹接回家,別人再也不敢讓我們一家分離了”一直未說話的李敏行突然開口道。妹妹即將離家,讓他突然明白身不由己的滋味,要變強的願望從沒如此強烈過。
李謹言聽到哥哥的言語,心中一酸,本已通紅的眼睛,再次溢出了眼淚。
李氏看見滿臉堅毅的長子,深感欣慰,可一想到幼女即將離開,又是痛不欲生。
李氏一把拉過一雙兒女,緊緊的擁在了懷裏。夕陽金色的餘暉,透過窗欞照進屋裏,辛酸而溫暖。
華府祠堂內,大周國太醫院執掌太醫、京都世家華府當代家主華嚴守正跪在祖宗靈牌前。
三百年前,華氏先祖不過是大周國西南邊上的耕田村夫,後因為大旱為活性命,拋棄祖宗家業,賣身到醫館為奴,在一次上山采藥途中救了一名道士。這道士蘇醒後,告知華氏先祖,他是一名修真之人,因被仇家所傷,不得已逃到世俗來。
華氏先祖當時並不明白道士的話,隻是可憐道士有傷在身又無法歸家,便盡心盡力為其尋醫找藥。道士傷好離去前,為感謝華氏先祖,給了華氏先祖兩本藥經和一些玉石。
華氏先祖後來發現這兩本藥經裏所記載的藥方,草藥解譯,都是別人不知曉的,方知道自己得到了寶貝。華氏先祖花了幾年時間,根據這兩本藥經自學成才,成為當地有名的神醫。華氏先祖用道士給的玉石贖回了自己的賣身契,然後來到京都,進駐太醫院,從此開啟了華氏一族三百年的榮華富貴。
華氏的榮耀,讓華嚴守嘴角微微翹了翹,跪姿在不自覺中更顯挺拔。片刻過後,華嚴守想到華氏的危機,雙眉又是一緊。
華氏先祖執掌太醫院後,華氏一族可謂是鍾鳴鼎盛,一躍成為當時大周國的新貴。然而,隨著皇權、公卿世家的各種壓榨,當年先祖根據藥經得到的藥方,逐漸向外泄露,現在還存在手裏的藥方已經不多。
隨著華氏族人的發展,華氏已成為百年望族,可這麼多年來,竟然未能出現一個能入侯拜相的人,華氏的繁華不過是靠著兩本藥經殘喘。這些,族人並不了解,他們隻知道依附華氏,從華氏得到自己的利益。華氏一族的凋零早已顯露。
為持續家族的繁華,華氏家主想到了當年那位道士所說的修**,希望能再找到華氏延續的機緣。
經過幾代家主的努力,終於發現了一些神秘的家族,並由這些家族引薦進入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