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九洲書屋。無年號刻《初學記》三十卷,見《天祿琳琅》九,又《後編》十七、《繆記》。一曰堂。則有:梁氏安定堂。正統丁巳(二年。)刻《韻府群玉》二十卷,見《森誌》。

善敬堂。正統戊辰(十三年。)刻《增廣注釋音辨唐柳先生集》四十二卷、《別集》二卷、《外集》二卷、《附錄》一卷,見《森誌》。

鼇峰熊宗立種德堂。正統五年刻《類證注釋小兒方訣》十卷,天順甲申(八年。)刻《外科備要》三卷,(末題種德堂,未著姓名。)刻《新編婦人良方補遺大全》二十四卷,成化二年刻《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己醜(當是成化四年。)刻《增證陳氏小兒痘疹方論》二卷,見《森誌》。刻《新刊補注釋文黃帝內經素問》十二卷,(後有木記雲“鼇峰熊氏種德堂識”八字。)刻《素問入式運氣論奧》三卷,《素問內經遺編》一卷,見《丁誌》。

葉氏南山堂。天順壬午(六年。)刻《新增說文韻府群玉》二十卷,見《丁誌》。

書林劉宗器安正堂。弘治甲子(十七年。)刻《針灸資生經》七卷,見《森誌補遺》。正德六年刻《新刊京本詳增補注東萊先生左氏博議》二十五卷,見《張續誌》。(無元號年月。吾藏本前有木牌記,末題正德六年。)正德丁醜(十二年。)刻《類聚古今韻府群玉續編》四十卷,見《孫記補遺》。(雲序後有“正德丁醜書林安正堂劉宗器”題識,末卷後有“正德丁醜仲秋京兆劉氏安正書堂新增刊行”木長印。)正德己卯(十四年。)刻《集千家注批點杜工部詩集》二十卷,見蕙風{囗移}藏書。(卷後有木牌記雲“正德己卯仲夏月劉氏安正堂”刊。)辛巳(當是正德十六年。)刻《象山先生集》二十八卷、《外集》五卷,見《天祿琳琅》六。(誤入元版。雲後有“辛巳歲孟冬月安正書堂重刊”木記。)嘉靖二年刻朱公遷《詩經疏義》二十卷,見《吳記》、《瞿目》、(雲前題“書林劉氏安正堂重刊”,後有“癸未年仲夏安正堂刊”墨記。)《丁誌》。嘉靖三年重刊《宋濂學士文集》二十六卷、《附錄》一卷,見《丁誌》。(雲序後有“嘉靖三年春月安正堂新刊行”一條。)丙戌(當是嘉靖五年。)刻《增刊校正王狀元集諸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三十卷,見《陸誌》。(誤作元刻。雲目後有“龍集丙戌秋月劉安正堂刊木”一行,卷末有“丙戌歲孟冬月安正堂新刊”一行。)庚寅(當是嘉靖九年。)刻《韓文正宗》二卷,見《瞿目》。(雲卷末有墨圖記,雲“庚寅年季夏月安正堂新刊行”。)刻陳傅良《止齋集》二十六卷、《附錄》一卷、《遺文》一卷,見《丁誌》。嘉靖九年刻明陳《春秋胡傳集解》三十卷,嘉靖壬辰(十一年。)刻宋劉達可編《璧水群英待問會元選要》八十二卷,見《範目》。萬曆壬辰(二十年。)刻宋秦觀《淮海集》四十卷、《後集》六卷,見《袁簿》。萬曆辛亥(三十九年。)刻《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大全》一百二十五卷,見《繆續記》。(雲書前牌子末雲“萬曆辛亥歲孟夏月重新整補好紙版,每部價銀壹兩整,安正堂梓”。)

皇甫氏世業堂。正統庚辰(十五年。)刻《博雅》十卷,見《天祿琳琅後編》十二。

贛州府清獻堂。嘉靖元年刻《埤雅》二十卷,見《範目》。嘉靖癸未(二年。)刻巾箱本《書經集注》十卷、《序》一卷,見《丁誌》。(雲後有木楷書記二行,曰“嘉靖癸未季春月刊行於贛州府清獻堂”。)

南康府六老堂。嘉靖丁亥(六年。)刻陳灝《禮記集說》三十卷,見《範目》、《瞿目》、《丁誌》。(不悉刊刻年月。)《四書集注》二十六卷,見《範目》。

書林葉一蘭作德堂。嘉靖乙巳(二十四年。)《新刊演山省翁活幼口議》二十卷,見《森誌補遺》。

雷氏文會堂。嘉靖乙囗囗囗夏吉旦新刊《濟世產寶論方》二卷,見《森誌》。(鈔本。德輝按:此書前有嘉靖己未王子衝序,則“乙”下缺字當是“卯”字,在作序前四年。)

浙江葉寶山堂。嘉靖癸醜(三十二年。)刻《重訂校正唐荊川先生文集》十二卷,見《繆記》。(雲後有牌記兩行,雲“嘉靖癸醜仲冬浙江葉寶山堂”。)

張之象猗蘭堂。嘉靖甲寅(三十三年。)刻自注《鹽鐵論》十二卷,見《森誌》。

寶雲堂。嘉靖十一年趙繼宗刻宋趙偕《寶峰先生文集》二卷,見《丁誌》。(雲版心上刊有“寶雲堂文藝”五字。)

陳奇泉積善堂。隆慶辛未(五年。)刻《纂圖互注老莊列三子》二十卷,見《森誌》。萬曆己酉(三十七年。)刻《京本排韻增廣事類氏族大全》二十八卷,見《丁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