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投石問路(1 / 2)

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天寒地凍的臘月。

百年罕見的皤然大雪,覆蓋了廣袤的大地,覆蓋了死於饑寒交迫的千萬庶民。整個世界,仿佛成了一座死人和活人共處的白色墳墓。

一輛四轅烏篷馬車,經過數日的奔馳,行程數千裏,終於橫渡黃河,抵達大河北岸,行駛在北國的莽莽白原上。

十六隻翻飛的馬蹄,在凍土上擊出深沉而單調的聲響,揚起的雪塵,宛似銀蟒騰躍。

車篷內,端坐著一名窈窕少女,名叫吳小鳳。她身著淡綠色夜行服,一把當代名劍——鳳鳴劍時刻緊握手中,以備隨時一搏。

一條凶悍的卷毛黃獒匍匐在她腳邊,兩隻豎直的耳朵機靈地聆聽著四方的動靜。

車篷內的一側,擱置著一口上好的棺材。死者曾是叱吒風雲,令東漢皇帝聞風喪膽的黃巾起義軍主帥。他的首級己被朝廷左中郎將皇甫嵩取下,送給了皇帝邀功請賞。後來,他的屍身被他的軍師從戰場上偷走,並接上一顆黃金人頭。這顆非同一般的頭顱,隱藏著一件極寶貴的秘密。幾十年來,武林中許許多多的人一直都在尋找它……

趕車者,高大英俊,身著玄色緊身密扣勁裝,滿臉呈現著悲憤之色。他,叫張小龍。

又經過一天一晚的奔波,眼看到了湯陰,距離目的地——巨鹿,指日可達。

夜色四合,月黒風高。烏篷車車輪飛轉著,穿過了一片茂密的樺樹林,朦朧中,山崗上出現了稀稀拉拉的村舍。拐了一個彎,一座四合院乍現眼前。但見簷下懸掛著兩盞昏黃的燈籠。上書四個大字:天留客棧。

馬步漸緩。

張小龍轉頭道:“鳳妹,晝夜長行,許會把你凍壞,不妨在此打尖,明日再上路吧。”語氣中頗多關切。

吳小鳳挑起篷簾,道:“龍哥,遠途跋涉,想你一定十分勞頓,就此憩息一宿甚好。”她的言語中,關心的是他。

張小龍一聲輕籲,馬車徐徐停住。

天留客棧破爛斑駁的大門應時打開,仿佛有人早在守候一般。一名躬腰駝背的白髯老翁同一名老態龍鍾的白發老嫗,比肩而行,走出門來。他倆不約而同地打量著車、人、狗、棺材等,四隻眼睛倏然一亮。

老翁跨前一步,伸手抓住馬韁,和善地道:“二位客官一路辛苦,下車休息吧,歡迎光臨敝號。”

老嫗趨前一步,伸手揭起半掩的篷簾,慈祥地道:“哎喲喲,你瞧你瞧,快把美人兒凍壞了。下車吧孩子,老婦備了熱菜熱飯,吃好睡好,明早上路,精神十足。”

張小龍敏銳的眼睛瞥到了兩個老人的手,立時警覺起來。他猝然抽出纏在腰際的一根長約六尺的虎筋軟鞭,出手就是一招兩式:“青龍擺尾”和“白蛇吐信”。

但聞“叭!叭”兩聲破空脆響,一條烏光一閃即逝,快如電光石火。

老翁老嫗幾乎同時著鞭。前者的白髯、後者的白發齊刷刷落下,升上天空旋轉著。

假髯假發!原來是一對青年男女。

“老翁”“老嫗”露餡,愕然失措。

黃獒嗥叫著撲上前去。

張小龍喝退黃獒,對假翁假嫗道:“小刀幫弟子畸形的手指,令二位藏頭露尾,休怪在下無禮了。”

兩名偽裝者方知剛才各自伸手時露了馬腳,心知不妙,遂同聲怪叫,一起發難。

“嗖嗖”聲連起,四把飛刀從二人手中飛出,快如流星,分別射向張小龍和吳小鳳,端的出手不凡。此種小刀長僅四寸,寬約一指,小巧靈便,鋒利無比,乃當今武林黒道——小刀幫的獨門兵刃。

張小龍不驚不慌,虎筋軟鞭一撥,招出“蛟龍回首”。飛臨的兩把飛刀眨時返轉而回,直取“老翁”,疾超來速。

另一邊,吳小鳳鎮定自若地左手一抬,將兩把飛刀挾在指間,招曰“燕子銜泥”。又隨手一投,小刀猶如狂風中的落葉,飄向“老嫗”,招曰“投桃報李”。

小刀幫的人不及應變,雙雙中了自家兵器,倒地身亡。

張小龍和吳小鳳跳下馬車。

驀然,傳來一聲少女的笑聲,如銀鈴輕顫。雖遠,聽來卻十分清晰。

張小龍和吳小鳳正在舉目四顧,麵前卻陡現數人。

來者七人,皆係美貌女郞,六名身著鵝黃衣衫,手執碧燈,雁翅排列。另一名大美人,肩披如火大氅,身著似霞霓裳,柳腰纖柔,彎眉嫵媚,實在是個風情萬種的可人兒。

張小龍一怔,心中忖道:此等數名女子輕功著實了得,剛剛聞聲遠處,霎時人在咫尺。他便抱拳一揖,道:“請教姑娘芳姓大名,寒夜駕臨,不知有何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