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厚重的精氣罡煞,不知要消耗多少材地寶才能達到,還要將之用於野獸平凡體魄,從而創造出這般奇異的物種,若是拋開敵對的情況,袁西望真要好好讚譽那躲在暗中的人物,萬物萬法,用之正則正,用之邪則邪,背離了正道,怎麼能夠姑息呢?
正邪不兩立,正邪相生,可若是正不去打擊邪,世界又是什麼樣子?從剛才心中劍道確實構建起來的瞬間,袁西望就發現,自己對於事物的判斷多了一種考量,不是單純憑借條件來權衡利弊,其中還要思考一個因素,是他持劍的決心,修行的方向:
“正直,我要弘揚正道,我的劍鋒所指,是世間不平事,歪邪惡意,這是所有考慮的基礎,今後的一切行為,當尋浩然正道,這是劍的精神,也該是我的精神。”
仙宗之人被幽鬼毒害,那麼,就應該鏟除幽鬼!東門武受到毒傷,身處危難,就該救他!這就是揮劍的決心!當袁西望拋開一切恩怨情仇,隻依循正道的時候,他身上所散發的劍道之氣就更加純正、明亮,白色,純潔無暇,是至善,也是至正!
盤曲的幽鬼王獸已經完全成型,為首處是七八個獸頭組合而成,森寒鱗甲包裹,身上關節處凸出的異獸肢體和之前也有不同,化為刀鉤模樣,雖然是組合而成,但是細細觀察,反而會看成這是它生的模樣了。
有諸內才能形諸外,凡事都有其內涵,否則就不會發展、延伸,人遵循道理,一邊成長,一邊完善心中的道理,從而尋找一種所謂的“道”,道,原本就是走的,走出去才是道。地就是一個大道,修仙修道,其根本也在於此,其道理又多多參照了地本來,借用了地精華罡煞,追求一種人合一的境界。
而眼前這幽鬼王獸也算是道的一種發展,它同樣具備了威力,但是,它是通過扭曲事物的本質,利用這種矛盾激鬥出來的力量來達到的,那就是邪道。
袁西望如今劍道通明,對於殘害生靈的幽鬼王獸自然憤恨,手中紅塵劍似乎也有同感,銀芒大作,直欲掙脫手去,立刻把那怪獸斬殺。這時的劍意更加澎湃,劍煞威力也在不斷變強,達到一個臨界點後,袁西望出手了,毫不遲疑,暫時,也沒有用上任何招式,騰空而起,揮劍而下,臉上怒容,是為守正辟邪!
劍鋒刺在幽鬼王獸的頭顱之上,立刻爆發無匹劍煞,袁西望周身勁力也毫無保留的向它那巨大的身軀發泄過去,此刻彌漫的劍芒,似乎鎮壓一切,即便幽鬼王獸那巨大的身軀,似乎也承受不住,被緩緩向地下壓去!
不過,它終究罡煞強大,力量遠超袁西望,一時的失勢,還是傷不到根本,稍過片刻,當袁西望的劍氣不再是那麼強盛,幽鬼王獸立刻反撲!
十倍於普通玄元境界的罡煞,豈是輕易能夠抵擋,就算不加以任何法訣、禁法,憑空爆發出來,也足以讓人無法承受,袁西望突然遭受巨力,立刻被震飛退開。尚且借著劍煞掩護,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
那幽鬼王獸得了喘息,連忙重整身形,數百隻利爪支撐著龐大的身體移動,莫名的罡煞開始點點團聚,就在它利爪之上,數百個黑色光紋浮起,又串聯一體,就像是再加上了一層開鎧甲!
袁西望稍一觀察,就發現這是禁法妙用,但不知什麼緣故,從幽鬼王獸體內轉化出來的精氣找不到絲毫五行精氣的影子,難以分辨類別。
原本,禁法最初,劃分五行,但是由於大千繁複,花花世界,五個根本的性質變化之後,也有千百種,如同水可為雲、可為冰,在其本質特性上又添加了許多變化,應對化解起來,就更加困難。這一道理,就像武功招式,基礎動作簡單,加了變化,威力就截然不同了。
法訣是修仙練氣的根本,目的是學習、懂得地精氣變化,運轉之道,從而能夠使用,而禁法,則是將這種學習得來的力量發揮到極致的方式。
僅僅具備強橫的罡煞,並不可怕,可一旦能夠配合禁法施展,所發揮的效用就是難以用本身數量來衡量了,這就是法的真意!
袁西望遍覽太陰教典籍,對於禁法一道也多有了解,但從那幽鬼王獸所散發的精氣波動就可以判斷出來,它這一禁法,雖然依舊屬於五行禁的範疇,罡煞的量卻是遠遠超過常理,達到一種異常而又強大的狀態。
當罡煞梳理運轉就位,幽鬼王獸血口一張,就噴出無數黑色罡煞,繡花針般大,密如暴雨。單就如此,尚且不算稀奇,稀奇的是,這罡煞被袁西望避開後,打在周圍洞穴牆壁之上,立刻反彈!幽鬼王獸口中罡煞不斷噴出,仿佛沒有窮盡,反彈後的罡煞折射出去,並非可以去攻擊袁西望,然而,當它不斷在洞壁上彈射,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罡煞包圍圈,最為厲害的是,盡管罡煞最初都是從幽鬼王獸口中噴出,但經過不斷反射,其流動方向從一個角度看去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此刻罡煞的包圍圈,充滿了截然不同的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