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他本來就在天上。
修仙亦要腳踏實地,不可好高騖遠。
倘若學成,亦不可人前賣弄,爭強好勝。
有道是:“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修仙本為超脫,就意味著這不是大多數人能做到的事。
自古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
別的不說,倘若人人都去修仙,無人肯去勞動,那麼隻會導致整個社會體係的崩塌。
你可以不食人間煙火,可以逍遙自在,可以所做已做,不受後有。
但有誰來為這些凡人考慮?
縱觀三教九流,能成功站在巔峰的,都是極少數。
若不能展望巔峰,那就踏踏實實地做好“當下”的自己,而不是寄希望於那虛無縹緲的“未來”。
一味的追逐巔峰,忽視當下,叫作“好高騖遠”。
一味的止步不前,駐足當下,叫作“不思進取”。
而若隻是入了山門,卻說那巔峰不存在的,則叫作“愚昧無知”。
夫賢者學道,不廣聞深見,更閱眾師者,此人學,不足言也。
夫日月不高,所照不遠;江海不廣,不能含納。
出名寶學之人,譬若陂中魚,遊到池四塞之下,自謂窮盡天下之水,終日終夜,不能學大水之魚,交會語言,不知外乃有江、湖、淮、濟、河、海、恒、溺之水也。
譬若深山中有癡人,從生至老,不行出入,無所見聞,安知外方人士之學問、尊卑差序、車馬衣服、鮮綺甘香乎?
譬若學經書之人,但聞天下九州共一天子,雲言四邊但有夷狄,以謂天地界際極盡於此,安能知其外複何等有乎?
學道亦如此。
從師受道,以謂盡於此,安能知學道修行,書不能記載也?
理論是無法脫離實踐單獨存在的,而實踐也無法脫離理論的支持,脫離則會偏離實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這二者就像一陰一陽,缺一,則不可成道。
我遊遍這方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發覺這方世界的修仙者幾乎淩駕於整個人類社會之上。
隻因他們各個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在凡人看來更是無所不能。
年逢幹旱,莊稼顆粒無收,修仙者們隻需輕輕吹口氣,須臾之間便大雨淋漓。
國家征伐,軍隊交戰喊殺連天,修仙者揮揮衣袖,千軍萬馬盡皆潰散而逃。
生人喪葬,哀號淒切,路過的修仙者偶發善心,取丹藥一枚喂亡者服下,當即有生死人,肉白骨之效,後蕭然離去,餘亡者享壽千年。
在見過了這世界的種種以後。
我也逐漸開始明白,為什麼這裏的人民會對於修仙如此狂熱,如此執迷了。
不修仙,人生百年,到頭終不過一捧黃土。
不修仙,萬事蹉跎,時逢瘟疫戰亂,難逃饑荒餓殍,大劫枉死。
不修仙,半世行藏似浮漚,富貴功名枉營謀,金珠萬斛難續咽喉。
人生倏忽恨難留,百歲如同水上漚。
璞頭象簡如春夢,紫袍金帶似浮漚。
幾靈容顏葬埋土,無限英雄喪古坵。
爾不樂仙道,三界那得過?
其欲轉五道,我當複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