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劍聖上官佑蒼(中)(3 / 3)

燕神澈猶如磐石般靜靜站在納木措神湖湖邊,呼吸著寒冬清冷的空氣,內心微微感應納木措神湖的神聖與靜謐,心境亦是說不出的平和淡然。

當晨曦的第一縷曙光灑向納木措神湖湖麵時,黑夜也是悄悄滑過。

燕神澈深深吐出一口濁氣,環目四望,隻見一個寺僧打扮的僧侶向他走來;待得走近,僧侶雙手合十道:“敢問施主貴姓,從何而來?”

燕神澈雙手合十還畢禮後,答道:“大師,小子免貴姓燕,從丹陽山丹青門而來。”

僧侶點了點頭,說道:“施主,請隨貧僧來!”言罷,便是率先引路而去。

燕神澈將馬兒喚過來,輕輕摸了幾下馬頭,將其放生後,便是緊隨僧侶而去。

燕神澈緊隨僧侶之後,僧侶快他便快,僧侶慢他便慢;兩人足足飛奔了近六個時辰,才在僧侶的提議下,各自盤坐在路邊打坐調息一番。

燕神澈很快便是進入物我兩忘的修煉之中;僧侶卻是隻調息了一炷香的功夫便是醒轉過來,隨即看了一眼燕神澈,暗思道:燕施主如此年輕,內力輕功卻是如此卓絕,也怪不得上官前輩對他甚為在意了。唉!若是上人知曉我考究燕施主的內力輕功的話,又要怪我墮了執著之心了。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原來喇嘛教音譯含語,意謂無上教,東唐、南蜀之佛教也稱喇嘛教為“含傳佛教”;喇嘛教的教主外人尊稱為達賴喇嘛,而教內弟子俱都尊稱教主為“上人”。

現任的達賴喇嘛叫絡絨登巴,含語中意謂智慧佛陀,絡絨登巴轉世為喇嘛教主後,勵精圖治,樂善好施,在他掌舵之下,含邊喇嘛教日益興盛,含邊百姓也是安居樂業。

喇嘛教主座下有十九個弟子,稱為“轉世法王”,而給燕神澈引路的叫紮西多吉,含語中意謂吉祥金剛,屬絡絨登巴的三弟子;紮西多吉雖屬第三弟子,卻是絡絨登巴座下十九個弟子中武功最為精湛的,已是將《大菩提密宗神功》煉製爐火純青之境……

此時,燕神澈已然從內功調息中醒轉過來,遂深深吐出一口濁氣,隻覺神情氣爽。

紮西多吉見燕神澈已然從內功調息中醒轉過來,遂雙手合十,溫聲道:“施主,我們這便趕路罷。”

燕神澈雙手合十,還禮道:“大師,有勞您前麵帶路了。”

紮西多吉自不多言,轉身飛奔引路而去;燕神澈緊隨其後,飛奔而去。

紮西多吉雖然貴為喇嘛教轉世法王,但向來信奉佛宗之殺生、偷盜、邪淫、忘語、飲酒五戒律,遵循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語、不拍馬、不貪婪、不惱怒、不背離佛法之十善,自律遠離貪欲、享樂之念;自十六歲起,紮西多吉便是時時出外曆練苦行,廣施善念心腸,更是經常日夜苦行修身,夜寐於野,至今已是堅持了二十二年之多了。

紮西多吉想著考究一番燕神澈的耐力和意誌,數日來,日夜兼程趕路,一天十二個時辰除去趕路的時候,也隻餘不到兩個時辰去飲食、喝水、打坐調息。

燕神澈一路之上卻是不曾道一聲苦,即使偶爾休憩,也是紮西多吉提出,燕神澈卻是從不主動袒露自己休憩勞累的意願。

三日功夫轉瞬而過。

第四天的清晨時分,兩人趕到了一處山穀之內;紮西多吉雙手合十道:“施主,你順著這條小路一直向上走,到得半山腰,便會看到一個小木屋,你要見的人就在裏麵。”

燕神澈雙手合十,還禮道:“多謝大師引路。”

紮西多吉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施主,一路保重!”言罷,便是轉身而去。

燕神澈目送紮西多吉出得山穀,遂轉過身來,深吸一口山穀內的清新之氣,便是循著小路一路向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