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綻幾枝?倩女弄腰肢。影罩迷離霧,香流人易癡。”
蘇慕君泡茶的任務完成後,便讓吳可隨意的在附近玩兒去,自己側給趙妙兒他們幾個拉到了一邊,聽著剛剛這首詠桃花的詩,但見湖邊不遠處還真獨有一棵在眾樹中迎著微風飄著花瓣兒的桃花樹,又是從那倩女兩字就不隻是點出桃花這春季裏的景物,還將詩會上的眾美女們也編了進去,可真是應經之作。
本也隻是做陪伴的蘇慕君不由得也多看了幾眼作出這首詩的主人,隻見挺身而立在眾人的目光下的是個俊秀少年,雖生得沒有趙雲瑞、葉宣般的出色,卻也長得還算讓人眼前一亮,隻是在眾人的讚歎之聲中,少年沒有顯得有些沾沾自喜,那嘴邊的得意之色讓人蘇慕君對他的好印象稍減了幾分。
“杜公子好一首桃花詩,小女子不才,願也作出一首桃花詩,‘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說話之人是個穿著耀眼紅衣的少女,少女臉上滿是高傲之色,如女王般迎接著眾人的注視,顯然是對自己的這首桃花詩胸有成竹。
這個少女便就是剛才有意為難蘇慕君的那個紅衣少女,隻是讓蘇慕君突然慌神的不是因為這個作詩人,而是那雙比杜公子顯得還要絕妙幾分的桃花詩,蘇慕君心不在焉的將少女的桃花詩默念了幾下,突然眼帶驚訝的看著紅衣少女。
蘇慕君想不明白,這首突然讓自己記起本是由唐代詩人吳融所作的桃花詩怎麼會在現在出自紅衣少女之口?
她不是來到一個在現代曆史書裏所沒有的陌生朝代裏嗎?怎麼會出現了唐代名詩人的詩人?
難道即使是人和曆史不一樣,可是有些東西還是存在的?例如那些好詩好句之類的?
還在蘇慕君細想之時,另一道聲音已經將少女身上的眾目光吸引了過去。
“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
此話一出,大家的目光猛然閃出幾絲亮光,眾人皆是帶著欣賞之色的盯著依然怡然自得的趙雲瑞。
蘇慕君隨著眾人的目光的看去,特別是身邊的趙妙兒差點拍手叫好的興奮動作,讓蘇慕君不得不收起沉思看向那個剛剛似是隨口而出詩的主人。
蘇慕君的意外先是因為注意到作詩之人是趙雲瑞,更驚訝萬分的卻是回味起那聽進耳裏的詩句。
‘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全詩無一字提及‘桃’字,也無華麗妖豔之詞,卻寓繁於簡,將桃花三月之情之境描述得明麗奪人。詩句之中道出桃樹之姿,有花落清淺湖上,驚魚濺珠之奇之美。深刻的道出了桃花開得燦爛,一片生機嫣然的樣子。想像之奇、意象選擇之巧,詩意之簡約,之隱藏,詩的容量之大之廣,盡在此中。
就算是蘇慕君這種對作詩不是很在行的現代人也聽出這是首絕妙之詩。
問題是,蘇慕君記得這首詩明明就是鼎鼎大名的蘇軾之作啊!
蘇慕君現在總算開始不那麼驚歎了!先是紅衣少女,然後是趙雲瑞,隻是讓她唯一還能驚訝的是,這一男一女的文采卻真是不錯的,若然不是又怎麼會作出跟那些讓人讚歎了幾百年之久的詩人的一樣的詩句來?
蘇慕君觀看大家的臉色,從那敬佩的眼中的就能看出趙雲瑞顯然是這群人裏大家心悅誠服之人,就算是那個一直保持著高姿態的紅衣少女,也流露出絲絲的愛慕,蘇慕君總算不奇怪趙雲瑞剛才那囂張來自何處了,本還想著要借助那些名詩人的是個挫折趙雲瑞一番蘇慕君現在不得不打消了這個主意,就怕自己念出的哪位詩人的名句隻怕早就在這個朝代裏現世了。
可偏偏就是有人不願如她的意啊!
“蘇姑娘這若有所思的樣兒,莫不是有比趙某更好的詩句?何不道出讓大家也欣賞一番,也不是為今日詩會盛會多添點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