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1)(1 / 3)

每一次分手都是心靈的修複

每個人至少要經曆兩次“誕生”。

第一次是從媽媽的子宮裏出生。子宮是嬰兒完美的居所,離開這個居所,是一個痛苦的分離過程。但這個痛苦卻換來了一個新生命。

第二次是戀愛。我們一生中會與許許多多人建立許許多多種關係,但戀愛是我們生命中能自主建立的最親密的關係。隻論親密度,親子關係一點不比戀愛關係遜色。但是,親子關係是天賜的,好父母也罷壞父母也罷,我們沒的選擇,隻能接受,而戀愛關係卻是我們自己選擇的。

“正是因為 可以選擇,我們自己 的人生才有了意義。”谘詢 師榮偉玲說,“戀愛是一種特殊的選擇。其實,我們無意識中都將戀愛當作了治療,目的是為了修正我們童年的錯誤,其表現就是,戀人多數時候都是我們選中的理想父母。現實父母或多或少讓我們不滿意,我們心中都藏著一個理想父母的模型,它是我們選擇戀人的基石。”

如果治療獲得成功,不僅童年的錯誤得以修複,我們還會真正成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這是人格成長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與家分離的最後一步。然而,不幸的是,很多戀愛治療沒有獲得成功,反而留下了更深的疤痕。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處理好愛與分離這一對矛盾。 “戀愛,其主要意義不是讓我們找到一個能黏一輩子的伴侶,而是讓我們真正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伴侶是另外一個和自己一樣獨立、一樣重要的人。並且,我們還深深地懂得,這兩個相互獨立的人,又能無比親密地相處。”

“戀愛是親子關係的複製。”榮偉玲說,“如果童年幸福,我們更可能複製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們更可能複製痛苦。”

當然,戀愛不是對親子關係的簡單複製。實際上,我們不會簡單地按照現實父母的原型去尋找戀人,我們其實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尋找戀人。

理想父母都有一個特點:能給予我們無條件的愛。我們自己需要這種無條件的愛,我們也知道戀人需要這種無條件的愛。所以,在戀愛前期,我們會積極地給予對方無條件的愛,或者用直白的方法,或者用狡猾的方法,總之都會讓對方感覺到:不論你做什麼,我都會一如既往地愛你,我的愛是沒有條件的。

獲得了足夠的無條件的愛之後,我們會變成孩子,戀人也會變成孩子,我們一起退行到童年。這時,我們互為對方的理想父母,又互為對方的孩子。這是戀愛的關鍵期,這個階段決定了我們是重複童年的錯誤,還是修正童年的錯誤。

戀愛不隻是兩人現在的舞蹈,也是兩個家庭過去的舞蹈,因為我們的舞步是在童年學會的。

案例(一):重複童年的錯誤

嶽東是某省電視台有名的花花公子,已34歲的他換了不知多少個女朋友。在 2012年的最後一天,他陷入了崩潰狀態。他想起了初 戀女友阿靜,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觸動了他,他關上門、拔掉電話、關上手機,從早上一直哭到晚上。

這一天對他有很重要的意義,阿靜正是十年前的這一天離開他的。從 19 歲開始談戀愛,他們兩人一直相愛了五年,最後阿靜因為受不了嶽東的挑剔而離開了他。此後,英俊的嶽東開始了他的風流史,到現在已記不清有過多少女友了。“誰都比阿靜漂亮,誰都比她學曆高、能幹、掙錢多。”嶽東常對朋友們說,“你們別誤會,我常提到她並不是在乎她,我要感謝她主動離開我,讓我現在過得這麼精彩。”

不僅這麼說,嶽東自己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因為阿靜與他後來的女友們相比,的確算不上優秀。隻是在 2012 年 12 月 31 日那個晚上,他忽然夢到了和阿靜相處的日子。等淩晨從夢裏醒來時,嶽東發現自己已泣不成聲。

她發誓要化解他心中的傷痛

他清晰地記得剛認識阿靜的那段日子。當時,19 歲的他剛上大一,在一所綜合性大學讀中文係,是係裏有名的“帥哥+才子”,一次在與另外一個學校搞聯誼活動時認識了阿靜。阿靜不算漂亮,但很耐看,人很文靜,而且善解人意,嶽東很喜歡去她的學校和她聊天。聊天的內容主要是半開玩笑的倒苦水。嶽東 6 歲時爸爸患病去世,16 歲時媽媽出車禍去世。他不留戀爸爸,因為爸爸在他心目中是一個“無能的暴君,自己沒本事,就愛拿我出氣”。他也不懷念媽媽,因為自爸爸去世後,她一直不斷地換男朋友,而且每一個男朋友似乎都比兒子更重要,她出車禍時也是在去見男朋友的路上。“誰都不愛我,所以我隻能靠自己。”他經常這樣對阿靜說。嶽東不僅才華橫溢,也頗有生意頭腦,早在高中時就南下廣東倒騰過幾次電器,掙了幾筆小錢,養活自己不成問題。

阿靜愛上了嶽東。1997 年 12 月 31 日中午,她帶著麵皮、餃子餡和自己親手做的幾個菜去了嶽東簡陋的家,和他一起包餃子過了這一年的最後一天。晚上,“一生中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溫暖”的嶽東懇求阿靜做他的女朋友,阿靜幸福地流著眼淚答應了,她發誓要好好照顧嶽東,化解他心中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