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用真情和愛心去誠待朋友和身邊的人 (4)(1 / 3)

紐約市中區人事局最得人緣的工作介紹顧問是亨麗塔,但是過去的情形並不是這樣。在她初到人事局的頭幾個月當中,亨麗塔在她的同事之中連一個朋友都沒有。為什麼呢?因為每天她都使勁吹噓她在工作介紹方麵的成績、她新開的存款戶頭,以及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我工作做得不錯,並且深以為傲,”亨麗塔對卡耐基說,“但是我的同事不但不分享我的成就,而且還極不高興。我渴望這些人能夠喜歡我,我真的很希望他們成為我的朋友。在聽了你提出來的一些建議後,我開始少談我自己而多聽同事說話。他們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噓,把他們的成就告訴我,比聽我吹噓更令他們興奮。現在當我們有時間在一起閑聊的時候,我就請他們把他們的歡樂告訴我,好讓我分享;而隻在他們問我的時候,我才說一下我自己的成就。”

蘇格拉底也在雅典一再地告誡他的門徒:“你隻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無所知。”

無論你采取什麼方式指出別人的錯誤:一個蔑視的眼神,一種不滿的腔調,一個不耐煩的手勢,都有可能帶來難堪的後果。你以為他會同意你所指出的嗎?絕對不會!因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斷力,打擊了他的榮耀和自尊心,同時還傷害了他的感情。他非但不會改變自己的看法,還要進行反擊,這時,你即使搬出所有柏拉圖或康德的邏輯也無濟於事。

永遠不要說這樣的話:“看著吧!你會知道誰是誰非的。”這等於說:“我會使你改變看法,我比你更聰明。”——這實際上是一種挑戰,在你還沒有開始證明對方的錯誤之前,他已經準備迎戰了。為什麼要給自己增加困難呢?

有一位年輕的紐約律師,他參加了一個重要案子的辯論;這個案子牽涉到一大筆錢和一項重要的法律問題。在辯論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對年輕的律師說:“海事法追訴期限是6年,對嗎?”

律師愣了一下,看看法官,然後率直地說:“不。庭長,海事法沒有追訴期限。”

這位律師後來說:“當時,法庭內立刻靜默下來。似乎連氣溫也降到了冰點。雖然我是對的,他錯了;我也如實地指了出來。但他卻沒有因此而高興,反而臉色鐵青,令人望而生畏。盡管法律站在我這邊,但我卻鑄成了一個大錯,居然當眾指出一位聲望卓著、學識豐富的人的錯誤。”

這位律師確實犯了一個“比別人正確的錯誤”。在指出別人錯了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做得更高明一些呢?

德國人有一句諺語,大意是這樣的:“最純粹的快樂,是我們從那些我們的羨慕者的不幸中所得到的那種惡意的快樂。”或者,換句話說:“最純粹的快樂,是我們從別人的麻煩中所得到的快樂。”

是的,你的一些朋友,從你的麻煩中得到的快樂,極可能比從你的勝利中得到的快樂大得多。因此,我們對於自己的成就要輕描淡寫。我們要謙虛,這樣的話,永遠會受到歡迎。

>>>在職場一定要努力控製好自己的情緒

卡耐基說:“每個人的情緒都會時好時壞。學會控製情緒是我們成功和快樂的要訣。”

托尼在美國中部一個大製造公司做了四年的人事官員,他有一個體麵的心理學學位。他自稱適度自信,性格外向,對自己的生活道路大體上是樂觀的,工作順利,婚姻幸福。然而他卻常常陷入一種莫名的不快中。他承認:“我總覺得自己失去了什麼。我在工作中並不很受歡迎,因為我對同事們從沒有真正的親密感。或許在內心深處我不相信任何人。即便跟妻子瓊在一起,我大多數時候也是小心謹慎。當有人直截了當地問有關我自己的問題,我通常閃爍其詞。作為人事官員,我需要人們的支持和信任。但我感覺他們有點兒躲著我,甚至提防我。或許他們是在回報平日裏我對他們的喜怒無常和神經質吧。”

托尼的想法沒有錯,恰恰是因為他不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喜怒無常,讓人覺得他有神經質,同事們才躲著他。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乏見:

安娜是一個辦公室的管理人員,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為其組織中相當數量的辦公室成員承擔著廣泛的責任。她同丈夫離婚了,與十多歲的兒子和女兒住在一起。她的煩惱是:“我總是無法克製地經常向別人發脾氣,雖然事後常常後悔,但又總也控製不了自己的惡劣情緒。我們辦公室的職員流動相當快,所以對大多數的人很難有真正的了解,而我周期性地與這樣或那樣的人發生口角。我試圖強硬些,也試圖親切愉快些,可什麼都不管用。如果我粗暴強硬,他們就怨恨不滿並予以回擊。而如果我態度可親,他們又覺得我軟弱可欺,想趁機利用我。我在家裏的問題也無法解決。我的孩子們都怨我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上,這使我感到我令他們失望了。但更令我自己失望的是,我即便付出這麼多的代價,卻仍然得不到同事們的理解和擁戴。我曾失落至極,認真考慮過辭職。可是我在個人生活上已感覺失敗,如果現在辭職,那麼我在職業上也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