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黃金灣的暗流(下)(1 / 3)

神之劍刃貫穿蒼穹,帶來了文明與戰火的起源。

秩序並非一味順從,反抗與鬥爭亦是其中之重。

首當其衝的,正是聖教之國最具盛名的一級戰列艦,同時也是第一艦隊的旗艦———神佑號。它通體長80米,寬5米,整體看起來就好像是一把平放在空中,略微有些凹陷下去的短劍。

銀白的船身兩側分布著總共140門魔導火炮,但是這並不是重點,神佑號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它前段的衝角艏。與其他船艦形態的浮空魔導艦不同,神佑號雖然是旗艦,但卻是以近身攻擊聞名的。它的艦首部分根本就是一把平放的利刃。而在戰鬥之中,這艘戰艦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直接衝向敵方戰艦,將自己的艦首仿佛匕首一般插入敵方戰艦的艦體裏,接著由聖騎士們衝上去進行白刃戰。

這艘戰艦在聖教之國內也算是一艘頗為傳奇的戰艦,它最初建造的理念,主要是因為當時聖教之國的魔導艦建造技術相對落後,無法在遠程火力層麵與其他國家的魔導戰艦相比,但是反過來,因為受到女神的庇佑,聖教之國戰艦的防禦力普遍很高。

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麵對其他國家的魔導艦隊的威脅,聖教之國幹脆反其道而行之,完全拋棄了空中的遠程火力優勢,隻是將力量集中在了戰艦的防禦與速度上,以使得這些戰艦可以在開戰之後第一時間直接衝入敵方艦隊陣型裏,然後拚刺刀。

當時聖教之國一種製造了十五艘這一類型的戰艦,但是等到戰爭結束之後,隻剩下三艘還算完好,後來其中兩艘退役,隻有神佑號在被改裝之後以旗艦的身份加入了第一艦隊。它象征著女神的庇護以及代表神明怒火的利刃,以及聖教之國一往無前的意誌。

神佑之劍,有進無退。

而緊隨著神佑號之後出現的,是三十艘聖盾級魔導戰列艦,它們全長大概在40米左右,這也是這片大陸上最常見的主力戰艦型號,相對於前方的神佑號而言,這些聖盾級戰列艦的外形看起來更像是一片片銀色的葉子,這些主力戰艦每艘都有80門魔導炮,聖教之國的戰艦以靈巧為主,因為有神聖防護可以增加防禦,因此它們的戰艦,更多是以遊走和靈活機動的戰術為準則行動的。

眼下,這隻艦隊就好像是一群白色的飛鳥般,優雅而輕盈的向著港口的方向駛來。

“來了!!”

看見眼前的這一幕,奧格蘭也是不由的激動起來,她也是聖教之國的人,看見這樣一隻龐大的艦隊出現在自己的麵前,奧格蘭也是頗為自豪與激動的。

“咚———!咚———!!”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仿佛是要破壞這美妙的氣氛般,一陣喧鬧的戰鼓聲響起,而聽到這戰鼓聲,奧格蘭不由皺了下眉頭,接著她轉頭望去,隨後,這位大姐不由的麵色一變。

隻見在第一艦隊的側麵,另外一支艦隊也已經到達。它們通體呈現紅色,哪怕不用去看那呈現出粗獷風格的船身,光是風帆上那描繪著的,張牙舞爪的紅色巨龍的形象,就已經明了這些戰艦的來曆。

火焰之國梵瑞爾第七艦隊。

相對於聖教之國的華麗與典雅,火焰之國的戰艦走的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風格,他們的戰艦艦首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張口怒吼的巨龍,再搭配著火焰之國戰艦特有的兩翼風帆。遠遠望去,就好像這些戰艦就是一條條活生生的紅色巨龍。

而位於它們之中最大的,就是第七艦隊的旗艦火焰之龍號。它的長度與神佑號差不多,但是與神佑號的設計思路完全相反,這艘戰艦一共配備了足足兩百門魔導火炮。它的理念就是要把一切映入視野之中的敵人徹底撕成碎片。事實也證明,幾乎沒有什麼戰艦能夠抵擋住火焰之龍號的一輪轟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