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曲折發展,劫後重生(4)(3 / 3)

於是,在子貢的操持下,子遊和子夏聯合了眾多的弟子達成一致意見,公推有若做企業代言人,就像當年侍奉孔子一樣對待他,做起了“盜版孔子”的生意。曾參雖然反對,但不起作用。

可惜的是,有若徒有孔子的長相,卻沒有孔子的學問。上門谘詢的人一來,問不了三句兩句,有若就答不出來了。客戶怫然,甩袖而走。

那些擁戴他上台的人這時候也站起身說道:有若先生,你躲開這兒吧,這個位子不是你能坐的啊!

有若無可奈何,隻好離開了“總裁辦”,由曾參繼續坐這個位置。

子貢隻好花了一筆錢,讓人刻了兩個木雕像,放進了孔子原來的辦公室。他和曾參握手,兩人又重新撐起了孔子公司的門麵。

由於曾參和子貢的努力,加上眾多弟子的大力支持和傳承,孔子死後,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的影響力依然堅挺,直到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家才受到了沉重打擊。

漢高祖劉邦執政之後,成了第一個到曲阜來祭祀孔子的皇帝。按照《史記》的記載,漢高祖劉邦基本上就是一個無賴。平時他看不起這些儒生,甚至有過摘下儒生的帽子向裏麵撒尿的壯舉。後來,一個叫陸賈的大臣對他說:你能在馬上取得天下,你能在馬上來治理天下嗎?漢高祖劉邦聽了這句話後,很受啟發。於是,他對儒生和儒家的態度就來了個180度的大轉變,專門來到曲阜祭祀孔子。後來,漢武帝劉徹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用儒家的思想,也就是以孔子思想作為漢朝集團的指導思想,延續了幾千年。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之前,未有孔子。孔子之後,未有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孔子視點

□細節管理也不能搞得太細,細到最後就把自己給裝進去了。老板隻需要關注大局和決策麵,如果整天觀察細枝末節的事,還怎麼做大事呢?

□對企業來說,有時候名利雙收並不是好事。企業成功了,上市了,企業家所做的一切都得到了回報,就開始得意忘形,唱高調,往往會出問題。

□一個成功的老板不但自己是條龍,而且能把整個團隊帶起來,讓員工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共同追求,共同成功,都成為龍;手下都是龍,個個能力超群,老板用得才省心。

□一旦負麵效應不斷累積,就會給公司帶來很大影響,搞得人們離心離德。人心亂了,信心沒了,隊伍就不好帶了,團隊從此就要散架。

□“職場抑鬱”是一種在工作重壓之下導致的身心俱疲、厭棄工作的心理亞健康狀態,得了這種病,人常常會有一種身心被工作掏空耗盡的感覺,這時壓力管理就派上了用場。

□曾參之所以能後來居上,繼承孔子的衣缽,除了“魯”之外,他還有紮實肯幹、誠實守信、樂於分享、為人低調等優點,他當接班人絕對不是靠拍馬屁拍出來的。

附參:孔子行年考

1.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誕生。

2.魯襄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歲。父親叔梁紇卒。

3.魯襄公三十年,孔子年九歲。弟子子路生。

4.魯昭公元年,孔子年十一歲,少孤能事。

5.魯昭公五年,孔子年十五歲,勤於學。

6.魯昭公七年,孔子年十七歲。母親顏征在卒,與叔梁紇合葬,季氏拒之。

7.魯昭公九年,孔子年十九歲。娶宋亓官氏,得子孔鯉。

8.魯昭公十年,孔子年二十歲,出仕。

9.魯昭公十九年,孔子二十九歲。學琴道於師襄。

10.魯昭公二十年,孔子年三十歲,始授徒設教。子路、子貢、曾點、冉伯牛、閔損、冉求、公西華諸人先後從學。

11.魯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十四歲。孔子去周朝問禮,見老子,得真言。

12.魯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年三十五歲。魯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奔於齊,孔子亦以是年適齊,在齊聞《韶》樂。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13.魯昭公二十八年,孔子年三十八歲,弟子顏回生。

14.魯昭公三十年,孔子年四十歲,自謂“四十而不惑。”

15.魯昭公三十六年,孔子年四十六歲,弟子曾參生。

16.魯定公五年,孔子年四十九歲,不仕,退隱。

17.魯定公八年,孔子年五十歲,學易經,欲適齊。

18.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歲,出仕,為魯司寇,攝行相事。

19.魯定公十五年,孔子年五十七歲。始見衛靈公,出仕衛,後離去。

20.魯哀公元年,孔子年五十八歲。弟子三千,在鄭走散。

21.魯哀公六年,孔子年六十三歲。孔子去楚,絕糧於陳蔡之間。

22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年六十八歲。魯季康子召孔子,孔子反魯。

23.魯哀公十四年,孔子年七十一歲。顏回卒。是年,魯西獲麟,孔子知天命。

24.魯哀公十五年,孔子年七十二歲。子路死於衛。

25.魯哀公十六年,孔子年七十三歲。孔子卒,弟子服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