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難容的偏見需要的是“被磨合”(1 / 2)

在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戴著一副有色眼鏡。在看別人時,總看見不好的一麵,總指責別人身上的缺點;而看自己時卻總是看到優點。有時人們看到他人身上的缺點時,並不一定就是那個人所有的。也就是說,人們往往帶著一種偏見看待別人。

所謂偏見,指的是人們對某事持有的觀點或信念,而這種觀點和信念其實並不符合客觀事實或與邏輯推論相違背。它帶有很強烈的個人色彩。所以說,如果一個人在頭腦中對他人已經有了一些不切實際的觀念,那這種觀念就會被強加到他人身上,並且一時很難改變。但這種偏見在他看來卻認為是極其客觀的。

一個人的偏見是非常強的,以至於很難用事實去反駁他,這樣的人也被稱為偏激者。偏激的人往往忍受不了從多個角度來看待事物,他們堅持的是非此即彼。

盡管偏見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但它卻是人們互相交流的一個重大障礙。在它的影響下,原本會成為好朋友的兩個人卻可能反目成仇。如果一個人想要與他人有一個和睦友善的互動關係,就需要放棄這種偏見,放棄那種先入為主的不良觀念。要放棄偏見,就需要承認別人的優點,就需要從實際的生活中學會觀察,從多個角度去考量一個人或一件事。冷靜自己的頭腦,傾聽別人的言論,客觀地分析,才能卸下偏見的眼鏡。

在一所小學裏,有一個班長欺負了班上一個同學。這個同學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師,老師一聽就說:“你說其他人欺負你我還相信,說他欺負你這不可能。”偏見對於普通人還可以理解,但如果連有一定知識修養的老師都有這樣的問題,可見刻板的印象影響是很大的。所以,在對他人有一個全麵的了解之前,不要隨意地讓自己設想的情景固定你的頭腦。

除了偏見能引起一個人對他人的誤解,愛批評的心態同樣左右著他的大腦。有的人認為批評了別人就是抬高了自己的地位,就能顯示自己的派頭。其實則不然,表麵上批評他人好像是占了便宜,但實際上卻顯出了批評者是一個沒有風度的人,顯出他是一個患得患失的人,根本就沒有達到一種豁達的境界。得失對其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放棄偏見,會使人變得寬容。所以,當你與人發生矛盾或衝突時,盡量放棄爭強好勝的心理,那樣才會化幹戈為玉帛,使彼此和好如初;當你與家人發生摩擦時,盡量放棄爭執,才會得到家人的諒解,使家庭和睦溫馨。

假如你與人意見有分歧,完全可以討論,但不要爭吵。隻要出於善意,討論也最終是對事不對人,同樣會令雙方像促膝談心一樣有所收獲。相反,那種毫無分寸和不理智的爭吵,一方激烈地攻擊另一方,同時拚命地維護自己,這正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所不為也不該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