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們因為認識問題的角度和標準不同,往往以為自己的行為才是正確的,而別人都是錯的。其實,每個人的行為總有合理成分,從個人角度來看問題,難免出現種種的偏見,進而否認對方的合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於缺少了一種寬容的精神。
人與人交往難免會有不同見解,而不同的見解會使人與人之間言行舉止有異,這些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問題,就不會因他人與己見不同而生出隔閡,進而產生矛盾,自己的心裏也說不定就一下豁然開朗了。
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也需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一想,這樣就不會傷及別人的自尊心。不要隻顧自己一時口舌之快,隻有把話說到別人的心坎裏,人家才會采納你的建議,才會真心地喜歡你,接納你。而你也順理成章地實現了自己的目的,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斯特伯是位工程師,他嫌自己的房租太高了,想降低一點,但他知道,他的房東是個落伍透頂的“老頑固”。
想來想去,他便寫了一封信給房東,告訴房東他的租約將終止,他將要搬出公寓。其實出於內心他並不打算搬走,隻是嫌房租太貴了。他想讓房東為他減免一些房租費。
其實他也知道這是不容易的,因為其他的房客都曾經嚐試過多次,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那些房客也曾經多次勸他,房東是一個很頑固的人,可是他還是對房東抱有一絲希望。房東看過他的信後,沒多久便找他談話。
剛開始時,斯特伯並沒有直接談到房租問題,隻是說他特別喜歡這所公寓。他一麵讚揚房東對房子的管理方式,一麵表示他因經濟緊張,自己無法在這所房子裏繼續住下去。
緊接著,房東就將自己所遇到的許多困擾告訴了斯特伯。有的房客寫信侮辱和恐嚇房東,還有房客以言語威脅房東。
房東對斯特伯說:“像你這樣不挑剔的房客,對我而言,真是太好了。”於是房東就主動地降低了一些租金。而斯特伯則希望再多減些租金,所以就提出自己的意見,房東一句話也沒多說就痛快地接受了。
如果斯特伯也同其他的房客一樣,用同樣的方法要求威脅房東的話,他的房東肯定是不會同意降價的。他緊緊抓住了房東的心理,以友善、讚揚及同情打動房東,便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有的時候避免不了會與人產生摩擦,首先我們要了解別人的想法,然後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在顧及對方顏麵的前提下陳述自己的觀點。給對方留有餘地,這一點在人際交往中至關重要。
多從對方的立場角度考慮問題是理解人尊重人的重要技巧,人們考慮問題和事情大多以自我為出發點,但由於人們的價值觀、態度、願望及所處的時間、空間和其他條件不盡相同,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人們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在思想上出現分歧,為了更好地理解人、幫助人和關心人,多從對方的立場角度看問題是必要的,凡事跟別人“調個位置”看看,必能增進了解和支持。在人際關係網的建立和維護中,即使雙方發生了矛盾和分歧,也能通過這種換位思考的方式迅速化解和消除矛盾,進而重歸於好。
我們總是容易責怪別人,總是認為別人不能設身處地站在我們的立場想想看,但卻很少想到自己有沒有寬容地“設身處地”為別人想過。
“設身處地”說來簡單,做起來卻很困難,因為我們容易受到情緒引導。但是,所謂“初念淺,轉念深”,有時候,在行動之前,先轉念思考一下,或許能讓我們對事情有不一樣的判斷,繼而能冷卻心中的怒火,以平和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智慧點撥
處世就如趕路,總會遇到狹窄的難以前行的地方。這個時候我們最好停一下,讓別人先過去。如果經常抱著這樣的心態,那麼人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抱怨了。而被讓路的人會對你心存感激,也會在以後的路上讓你一步,這樣也許一條狹窄的小路對你來說都是坦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