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不為別人的眼光而活(1 / 1)

太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人在現在的生活中越來越多,其原因何在呢?

心理學家說:性格決定人的命運,一個人能力再強,但性格有問題,就會影響他能力的發揮。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不良的性絡組合是造成神經官能症的重要原因,例如,敏感、多疑、固執、自卑、內向、急躁、完美主義、以自我為中心、過分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等。

但從科學的角度,性格是可以調整的。

如果學會將注意力指向外界,不要對自己的內心感受太過敏感,不受別人的言論和眼光所左右,生活就會多一點輕鬆。例如,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對自己與陌生人交往時出現的緊張、心跳、臉紅、出汗等症狀特別敏感,一到社交場合就拚命控製自己,生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窘態,結果把自己原本要談的內容忘得一幹二淨。其實,如果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今天要談什麼話題、對方的反應、周圍的環境等問題上,情況就要好得多。

增強自信心,不以別人的評價為行動標準,就不會過分地在乎別人的眼光。有些人特別在意別人怎麼看待自己,結果行動畏首畏尾,把自己搞得很緊張,總好像為別人活著似的。例如,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緊張臉紅,其實,別人更注意你對他說什麼,而不是臉色,再說,你又不是演員,目的是與人交往,而不是表演,所以即使臉紅也不要在乎。這樣想開了,做起來也會輕鬆一些。

如果你對自己要求過高,總不知足,當然很難感到愉快。人在許多時候都需要自我激勵,對自己表示肯定。

當然,有些人覺得調整性格說起來容易,做到很難,那就需要求助於心理醫生的具體治療,然後配合自己的調整。另外,培養業餘愛好,多參加戶外活動,是調整自己、開放自己的好方法。不要一天到晚老是封閉自己,覺得別人都在注意自己、評論自己,原本豐富的業餘活動也根本無心參加,這樣會造成惡性循環。

智慧點撥

活給別人看還是活給自己看,是一個時常困擾我們的問題。之所以很多人覺得活得累,生活有壓力,覺得空間越來越狹小甚至有窒息感,原因就在於太在意別人的說法和看法。按著別人的指示和評價來生活的人,就會處處謹小慎微,更談不上擁有一個自由的空間。所以,放寬心走自己的路,說不定那些眼光和評價正是包含著羨慕、欣賞和肯定的含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