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寬容是條幸福經(1 / 1)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狀態正如一個圍城:裏麵的人想出去,外麵的人想進來。住慣了高樓瓦房的人們向往著田園的純真,而勞作於田園的人則認為都市才叫生活。或許人的內心容量是有限的,容納了一個思想、觀念或者是一個人,就不會再容納另一個思想、觀念或人。我們也多次地嚐試著用寬容的心去容納和選擇更多,但不知不覺地對那些曾經接受不了的東西依然存有排斥心理。所以,寬容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寬容不僅需要思想的轉變,更需要心態的調整。等到從心理上心甘情願地接受、承認、肯定,從心態上心平氣和地接納、喜歡或共處,也就做到了真正的寬容。

1.寬容就是一種超自然的人生狀態。

寬容的含義不僅限於人與人的理解與關愛,而是內心對於天地間一切生命產生的曠達與博愛。至高境界的寬容,不僅僅表現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處理上,而是升華為一種超自然的胸襟,對人生如詩般的氣度。

2.寬容讓生活變得簡單而純美。

寬容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淨;寬容似火,使平淡通過鍛燒日趨鮮明;因為有了寬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賦予生命以永恒。

3.控製欲望,適度追求。

我們擁有主觀能動性,必然存在欲望,存在追求。人們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問題是看追求什麼。若是追求獲得更多的知識,追求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就是一種崇高的追求;追求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追求有一份安穩的工作,也是人之常情;若是一味地追求名利、地位、女色,則就十分危險了。所謂欲壑難填,一旦陷入金錢、權利、美色追逐的旋渦,就很難自拔。克製你的欲望,使之合理適度,這是心歸於祥和平靜的一個重要法門。

4.讓自己學會無私。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他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的是貢獻於社會,而不僅僅是博取功名利祿,那麼,就往往不會為報酬不公而抱怨、牢騷滿腹,而是心生暢通光明,坦然無悔。一個為自己打算的人凡事斤斤計較,一遇報酬不滿意,便會滋生被遺忘、被冷落、被否定的感覺,心的平衡與安寧必蕩然無存。

5.有點自知之明。

人們能否得到心靈豁達,能否正確評價自我和確立自我追求是很重要的。一個人評價自我,是通過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來進行的。如果誇大長處,必會傲氣盈胸,自命不凡;誇大短處,則自慚形穢,自暴自棄。而隻要自我評價一旦失真,人們通常就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和能做些什麼,在追求目標的選擇上就容易陷入盲目。一個人隻有自我評價恰如其分時,才心寧情暢,不驕不躁,不亢不卑。因此生活目標可訂得適度。一種既能充分激發自己的潛力,經過努力又能達到的目標,將使人們內心堅定踏實,永遠充滿樂觀、自信、自尊與自豪。追求豁達的人,必然是一個積極、認真了解自己和切切實實了解自己的人!

6.多一點自省,多一點曠達。

人非先天就是聖人,心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錯誤、暗淡、罪惡、虛偽等念頭。存有了這些念頭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放縱自己,從而造成惡性循環。人應該經常反省自己,警惕自己,告誡自己,使這些念頭不重複而逐漸把它克服。一個人隻有不斷地清洗自己的心靈,掃除思想上的桎梏和精神上的煙霧,才能擴大豁達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