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鬆溪擺了擺手,說道:“老楊,我知道你的心思。但現在農村的情況更讓我放心不下,四縱那邊我也得去看看,戰士們還等著我呢。”
楊之義心裏明白張鬆溪的脾氣,知道他決定的事情很難改變,於是說道:“那司令員,您一路小心,有什麼需要隨時跟我們說。”
張鬆溪點了點頭,說道:“老楊,你也要把工作抓好,這次的事情一定要徹底解決,不能再出岔子!”
說完,張鬆溪帶著和尚、鬱穎等人上車,直奔農村地區而去。
在車上,和尚忍不住說道:“司令員,您這也太不給楊主任麵子了,他也是一片好心。”
張鬆溪歎了口氣,說道:“和尚,你不懂。咱們現在的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老百姓把希望都寄托在咱們身上,咱們不能讓他們失望。楊之義是好心,但我不能因為這個就放鬆了對工作的要求。”
鬱穎也說道:“我理解您的心情。不過楊主任他們也不容易,這次的事情可能隻是個別人的問題。”
張鬆溪說道:“你說得對。但正因為是個別人的問題,我們才更要重視,不能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車子在顛簸的道路上行駛著,張鬆溪望著窗外,心裏思考著接下來的工作。
到了農村,張鬆溪馬不停蹄地開始走訪農戶,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對土改政策的看法。
村民們一開始還有些拘謹,但看到張鬆溪親切的態度,便紛紛打開了話匣子。
“司令員,土改政策好啊,我們分到了土地,生活有了盼頭。”一位老農說道。
張鬆溪微笑著問道:“那有沒有幹部在執行政策的時候不公平啊?”
老農猶豫了一下,說道:“大部分幹部都挺好的,就是有個別幹部態度不太好,有時候也不太聽我們解釋。”
張鬆溪皺了皺眉,說道:“您放心,這種情況我們一定會處理的。”
在走訪的過程中,張鬆溪發現了一些小問題,都一一記錄下來,並要求當地幹部及時整改。
通過將近一個月時間的走訪,張鬆溪發現豫南地區的問題還是有,隻不過,也沒有那麼嚴重,隻是一些個例。
張鬆溪認真的做了記錄,讓楊之義把這些問題全部處理好,鬱穎也一絲不苟記錄了下來,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她打算回到許昌以後就報道出來。
因為這件事情,鬱穎還特地征詢過張鬆溪的意見,畢竟,這對於張鬆溪和豫中兵團來說,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張鬆溪倒是不在意,有了錯誤改正就好了,不敢承認錯誤算什麼事情,張鬆溪讓鬱穎不要顧慮這件事情,有人有意見,就讓他來找自己,他就是鬱穎的後台。
結束了這檔子事以後,張鬆溪就想著去賈清仁的四縱看看,這幾年時間裏,賈清仁一直都是獨當一麵的存在,張鬆溪對他的信任非常深,有的時候比陳天傲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