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看看你的預算做的合理嗎(3 / 3)

有些人在結婚後還可能會遭遇離婚,這種情況會比較危險,因為平時都是夫妻雙方在一起共同使用家庭的收入,也共同管理家庭的支出。當遭遇離婚的尷尬時,往往會使其中一方發生經濟上的困難,這個時候也會體現到預算的重要性。

成家後成熟期預算必需

結婚、有子後,我們就開始正式步入家庭生活的成熟期了。此時,我們要孝敬父母,要事業有成。因此需要不斷地深造自己,給父母買東西,為領導送禮等等。如此折騰,金錢又在不斷地流失中。如此,我們的理財預算該做好哪些計算呢?

給自己充電要花多少錢

現在知識在不斷的更新,很多人都已經養成了邊工作邊學習的習慣,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再補充一點知識,以便更好的應對工作的需要。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充電,經常給自己充電能保證自己知識不斷更新,始終保持自己的技術能力。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鐵飯碗已經成為過去,隻有自己不斷的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涵,才會在這個擁擠的社會中站穩腳跟。然而,職場中每個人的發展目標不同,每個人都處在不同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具體需要預算多少錢來為自己充電,還需要仔細考慮。

書本充電

平時可以在市場上、書店裏、網絡上購買自己需要的書籍,俗話說書籍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書來給自己充電,也是最常見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也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之一,相對而言,這種方法需要投入的預算並不是很多。每個月能夠看完1~2本書籍即可,一般花費也不到百元。

培訓充電

這也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充電方式,各種各樣的在職培訓也是鋪天蓋地而來,有專業知識的培訓,有業務能力提升的培訓。這種培訓方式一般也都會照顧到人上班的需要,時間也都比較靈活,一般來說這種培訓的花費相對也不高,幾百元至幾千元都可以。

文憑充電

所謂的文憑充電,是指那些覺得自己文憑不高,想通過培訓提高自己文憑的人。這種培訓方式相對比較固定一些,通過培訓之後還需要參加一定的考試,通過考試之後才會發給一些文憑證書。比如現在常見的自學考試、成人考試、各種在職研究生研修班,都是常見的類型。這種培訓由於種類不同,需要的花費也會不同,比如自學考試,雖然時間長點,但是花費可能會稍微少點,幾千元即可;而在職研究生的研修班所需的費用則相對較高,一般都是幾萬元。除此之外,也會脫產學習的,這種學習方式也需要投入不少的時間和精力,比如上一個在職研究生學曆教育,一般每年需要花費1萬元左右。

相關鏈接

一般來說,在職充電往往需要考慮到工作的時間問題,不能與學習時間產生衝突。如果平時工作量很大,一般要占用業餘時間完成工作,那最好選擇利用周末和一段相對集中的時間參加學習;如果工作時間較為穩定,業餘時間充裕,建議選擇平日的晚上和周末上課的進修班。不影響工作,也不會因參加學習而造成更大的壓力。

孝敬父母多少錢合適

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越來越注重孝敬父母了。其實,孝順父母是每個兒女都應該做的,並不一定要分這樣清楚是農村的還是城市的,因為孝敬父母也是我們應該有的一份責任,贍養父母或孝順父母應該完全是自覺自願。然而,具體到孝敬父母多少錢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分歧。

是否給錢

孝敬父母是否應該給錢呢?有的認為該給,有的則認為買東西即可。不給錢的往往會有一些理由,比如父母有錢,不需要;小時候父母沒對自己怎麼好;父母拿孝敬的錢給其他兄弟姐妹;家人有意見等。其實,給錢還是應該的,多少在於個人,孝敬父母一些東西,這也並不能代替錢。因為與東西相比,錢的用途更多,更能用來辦其他事情。

給多少錢

這個問題更是難倒一大群人,很多人都在苦惱到底要給多少錢。錢給多了吧,感覺自己生活有壓力,或者家人意見大;錢給少了吧,又怕父母有意見,或者其他兄弟姐妹有意見。其實,這個完全根據個人情況來,有錢的或工作收入高的就多給一些,沒錢的或收入低的就少給一些,必要的時候向父母說明白給的少的原因,一般而言父母是不會責怪的。倘若是真的沒有錢,給父母買些他們歡喜吃的、歡喜用的,也是可以的,這樣從使用性上來說更實惠點。

相關鏈接

有人覺得給父母錢的話,帶著現金坐車可能會不安全,異地取款又要不少的手續費。其實,可以在當地辦一個帶卡的存折,把錢存入,折留家,卡送給父母,父母可在自己當地相同銀行用卡取到錢,你們可以隨時在折裏存錢給父母,這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朋友的友情消費

相比給上司送禮而言,給朋友送禮就隨意簡單多了。朋友最重的就是“禮輕情意重”,逢年過節的時候去看望朋友的時候,如果沒有必要,就不用大張旗鼓的買一堆東西,朋友,就重在情誼嘛。不過有時還是需要將這筆費用做好預算的,以防需要之時沒有合適的禮品。

學會儲藏禮物

馬太太是典型的上海家庭主婦,在生活方麵絕對精明。她買回來的東西,從來都不著急扔掉包裝袋和商標標簽,買回來那些當季流行的衣服都是在家反反複複的穿,感覺自己真的喜歡,就剪掉標簽,如果自己不喜歡以後肯定不常穿,就原樣放回去,改天送給朋友。

動手做禮物

同時,馬太太也心靈手巧,碰到朋友生日什麼的,她會自己動手做禮物,花費不多的時間,不昂貴的材料,一件精巧的禮物做出來了。一次,得知朋友生日,馬太太一周前就去陶藝坊做了一套造型別致而且漂亮的調味瓶和果盆,一周後朋友生日,對這套陶藝作品愛不釋手,聽說是馬太太滿手滿臉泥自己做出來的,更是喜歡的不得了。

其實,這些方法並不是在強調多麼節省,隻是能夠體現朋友情誼,而且還能夠控製預算。其實,給朋友送禮,重在情誼而非價格。

相關鏈接

誰都有朋友,誰都需要給朋友送禮,朋友之間的禮儀,重了顯過,忽略又影響感情,看似不好把握,其實隻要掌握一點:禮儀本身隻要體現了情誼就可以了。

給上司送了多少禮

有句有很流行的廣告語:“今年過年不收禮”,然後廣告語後麵仍然出現說送禮的事情,其實,送禮是一個很常見的事情,很多時候、很多場合都不可避免的要送禮。除了親戚朋友間互贈禮物之外,職場中的禮尚往來也輕視不得。那麼,要給上司送禮嗎?送什麼禮?送多少呢?至於“送什麼、送多少”,往往高低不一,在直接送禮金還是送禮物上也分歧較大。

要不要送

從大眾的調查來看,一般都認為要送禮。因為上司往往是在職場對自己有提攜能力的人,這樣的人一般都會讓人比較敬畏。不過也有人認為給上司送禮有點跌麵子,認為上司會以為自己有什麼想法。其實,有關專家指出,向上司送禮能加強感情溝通,與誠實、正直、勤勞的人品並不衝突,送禮並不代表無能。

送禮時間

送禮時間要適宜,春節就是一個比較適當的送禮機會,既表達了對上司的謝意,也在新年給上司送去一份真摯的祝福。禮品本身一定要有意義,掌握好實用與不實用的尺度。

禮品價格

這個是直接關係到我們預算多少的項目,預算多了,自己的壓力會比較大,如果預算少了,又怕上司看不中,有時心裏還比較矛盾。其實,畢竟送禮最重要的是表達心意,應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來選擇和購買禮物,收禮者也會收得安心。有調查表明,價格在一二百元的禮物最受員工歡迎,同時也是上司最容易接受的價格範圍,不會讓上司有“欠債”的感覺。

相關鏈接

送禮時一定要注意一些細節,禮物的包裝要精細,不能看起來很粗糙,令人一眼就與“地攤貨”掛鉤,以免給人應付的印象。禮物的價簽也一定要撕去。“免費”禮物,帶有公司標識的贈送禮品還是不要送了。

出國留學得準備多少錢

現在很多人對教育都比較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更是加倍重視,加上現在經濟條件都變好了,所以很多父母也都想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學習。他們希望孩子在國外能學習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即使學成之後回國也會有很好的競爭能力。那麼,要送一個孩子去國外留學到底需要準備多少錢呢?在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預算。

1.準備階段的預算

在準備階段主要牽涉到一些考試、培訓、申請和郵寄的費用,相對並不高。出國前首先要準備托福或雅思考試;高中生的花費當然要高很多,因人而異。國外相當多的大學需要收申請人的院校申請費,收了這筆錢後,大學才會對申請人的材料進行評審和評估,還有就是一個簽證費用問題,不過國家和國家收費不一樣,但不論哪個國家第一次拒簽後不僅費用不退,第二次再簽時還要照單付賬。

2.申請中期需要的預算

在申請的中期主要是準備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簽證下來之後需要預算出來的保險費、路費和一些學習設備的費用。各國保險不一樣,如英國的保險和學費打包,不需要額外買。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則需要先交保險費,健康、醫療等要準備好出國的路費。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是屬於生活和學習上的必備用品,也需要提前準備好,比如常備藥品、學習用品、廚具如電飯煲之類;行李不能超重,否則還要加收費用。

3.國外學習生活預算

一般來說到了國外,主要的花銷就是學費和生活費,其他的可能還需要一些和家裏的通訊費用。在國外需要花費的通訊費用,主要是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電話費用。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生活中的居家消費,比如購買手機和國外的手機卡、購買一些日常用品等,這些都需要一些預算,但不會太多。當然,如果孩子比較爭氣,在國外的留學能夠拿到獎學金,那麼學費就會省下不少。同樣,如果孩子比較能吃苦,在不影響正常學習的情況下,也可以征得學校的同意在外打一些散工,這樣的話,生活費也會降低不少。

現在,人們的出國留學大多數不外乎兩種途徑:委托中介或者自辦留學。委托中介省心省時,自己隻需付出相應數目的錢財,或配合準備相應的材料;自己辦理留學不僅事前要搭進不少的時間成本,也要承擔一旦拒簽便重複花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