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用電小常識
1.1導體和絕緣體
能夠導電的物質叫做導體,最常見的導體有各種金屬、人體、大地、自然狀態下的水等;不能夠導電的物質稱作絕緣體,比如橡膠、塑料、紙張、棉織品、幹燥的木頭等,都是絕緣體。
通常情況下,我們接觸絕緣體一般比較安全。例如,合格的家用電器表麵是絕緣的,我們正確操作家用電器是沒有危險的。但是要特別要注意,在有特殊情況下,絕緣體也會導電,比如在潮濕的環境中,洗衣機的外殼也會帶電,主要原因是由於電線外麵的絕緣橡膠皮老化受潮或破損而致。有時,高壓電絕緣體受到汙染同樣也會導電。所以,一個物體是否絕緣、安全,要看它所處的環境如何。
1.2電壓與電流強度
電對人體造成損害的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電壓和電流強度及電流種類等因素。電壓越高、電流越強,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就越嚴重。一定電壓和強度的電流能夠使人肌肉抽搐、呼吸困難、肢體傷殘嚴重的甚至死亡,同時還會對人的心髒和大腦造成嚴重損害。
常見電壓:一節電池的電壓為1.5伏;我國民用電電壓為220伏;工業用電電壓為380伏;高壓輸電電壓通常都在萬伏以上。
1.3安全電壓
我們在接觸不高於36伏電壓的帶電體時是比較安全的,例如電話線。可是如果超過36伏的電壓就會有危險。因此,36伏電壓是安全電壓。
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器是220伏的民用電,這個電壓是36伏的6倍多,所以人觸及時,會有生命危險,更不用說380伏的工業用電了。
1.4電弧現象
高壓輸電線路還有一個更可怕的情形,那就是電弧現象--通過空氣也能導電,也就是說,帶有高壓電的帶電體並無需與人體直接接觸,電流就能夠通過空氣將人擊中,這已給無數貿然接近高壓電的青少年造成了終生的傷痛。
2.家庭安全用電須知
2.1正確安裝和放置家用電器,確保安全
家用電器放置時,應避開陽光直射,爐灶熱源及潮濕的環境。初次使用或長期使用的電器,使用前應先檢測人體可能接觸到的地方有無漏電現象,如有漏電應在修理好後再使用。
2.1.1電視機與牆壁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利機身散熱,使用後要及時關機並拔下電源插頭。
2.1.2電視機冰箱與牆壁兩側物品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利通風散熱。因為馬達,壓縮機、風扇及線圈上積落的塵埃,棉絨是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所以要保持電冰箱的清潔,清洗時要先切斷電源。
2.1.3白熾燈炮與可燃物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白熾燈炮的功率不同,通電後在一般散熱條件下其表麵溫度也不同。如40瓦的表麵溫度是50~60度,60瓦的為137~180度,100瓦的為170~216度,而一般可燃物的燃點都在這個溫度之內。所以使用白熾燈一定要與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離。
2.1.4使用電熨鬥燙衣服,要將熨鬥放在耐火磚、石板、鐵支架上,不要在無人看管時接通電源,用完後要隨時拔下電源插頭。
2.2安全使用收錄機
安全使用收錄機、CD機、VCD機、DVD機等音像設備的關鍵是,不用時務必拔掉電源插頭。如果隻是關掉而不拔掉電源插頭,機內的電源變壓器還是通電的,變壓器的鐵芯和線圈產生的熱量就會逐漸積蓄升高,達到燃燒點後便冒煙起火。
2.3安全使用電吹風
2.3.1用完後,隨手切斷電源,如在使用過程中突然停電,不要忘記切斷電源。
2.3.2在使用過程中,不可把它安放在可燃物上。
2.3.3剛用完後的電吹風應放置在不燃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