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糖尿病的艾灸療法(1 / 3)

艾灸可以有效控製糖尿病,艾灸使病人的營養能得到有效的吸收和利用,從而提高人體的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防病能力,真正做到綜合治療,標本兼治。

艾灸療法的作用機製

艾灸療法是使用艾絨或其他藥物製成的艾炷、艾卷,點燃後,在身體相應的穴位上施行熏灸,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達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種方法。艾灸可以達到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淤散結、防病保健的功效,同時能夠調整髒腑組織功能,促進體內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紅、白細胞的能量和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此外,灸療對神經係統具有調節作用,在中樞神經係統和大腦皮層的興奮或抑製過度增強時,艾灸可使之恢複正常;灸療還具有調整各種分泌腺的作用,如在病理狀態下,對胰腺的分泌可以起到調節作用,使胰腺的分泌功能趨向正常,從而有利於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製血糖水平。

艾灸借助火力、藥力透達快,直接作用於病灶,並由表及裏,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現代科學研究發現,艾灸可提高局部氣血流量,升高局部溫,緩解局部痊孿症狀;能調整機體的免疫能力,內分泌功能和植物神經功能,恢複失衡機體,艾葉中所含有多種藥物成分及強烈的揮發物質,燃燒時藥力可透入人體或吸入體內,起到溫經活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的效果;艾灸可提高白細胞及淋巴細胞的活動率,增強人體細胞及體液免疫能力;艾灸還可以剌激人體體液發生改變,有增強腎上腺皮質素分泌及胸腺細胞活力的作用;另外,艾灸還具有增加心髒博動量,強心抗休克的作用。

◎艾灸療法能起到溫經活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的效果,對糖尿病患者非常有宜。

灸法的原料和工具

艾灸療法的主要原料為艾絨,艾絨是由艾葉加工而成。選用野生向陽處5月份長成的艾葉,風幹後在室內放置1年後使用,此稱為陳年熟艾。取陳年熟艾去掉雜質粗梗,碾軋碎後過篩,去掉尖屑,取白纖絲再行碾軋成絨。也可取當年新艾葉充分曬幹後,多碾軋幾次,至其揉爛如棉即成艾絨。

艾炷

艾炷可以自己製作,將適量艾絨置於平底磁盤內,用手指捏成圓椎形的小柱即可。艾絨捏壓越實越好,根據需要,艾炷可製成拇指大、蠶豆大、麥粒大3種,稱為大、中、小艾炷。燃燒一個艾炷稱一壯。

艾條

將適量艾絨用雙手捏壓成長條狀,軟硬要適度,然後再將其搓卷成圓柱形,最後用麵漿糊將紙邊粘合,兩端紙頭壓實,即製成長約25厘米,直徑約1.5厘米的艾條。一般的中藥店可以買到艾條。

灸盒

臨床上為提高艾條的作用,可以使用灸盒。使用灸盒可以節省人力,延長艾條燃燒時間,同時還可以提高局部溫度,並能一次對數個穴位施灸。灸盒一般用五合板製作而成,長20厘米、寬20厘米、高12厘米,盒中間放置一層鐵絲網作為盒底。使用時,把艾絨或艾條放到鐵絲網上點燃,將盒蓋上,放在要灸的穴位即可。

間隔物

在間接灸時,需要選用不同的間隔物,如鮮薑片、蒜片、蒜泥、藥瓶等。在施灸前均應事先備齊。鮮薑、蒜洗淨後切成約2~3毫米厚的薄片,並在薑片、蒜片中間用毫針或細針灸成篩孔狀,以利灸治時導熱通氣。蒜泥、蔥泥、蚯蚓泥等均應將其洗淨後搗爛成泥。藥瓶則應選出相應藥物搗碎碾軋成粉末後,用黃酒、薑汁或蜂蜜等調和後塑成薄餅狀,也需在中間刺出篩孔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