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一個刻意而為笑話,而是德國前國防部長舒爾茨先生的真實故事。這個故事的笑點就在兩種職業的通感上,“站在高處而不頭暈”一方麵說的是真實的屋頂上的高度,另一方麵說的是職位上的高度。一語雙關,既化解了自己的尷尬,又讓人越回味越覺得有趣。
這就是幽默智慧的無窮魅力!
升級閱讀:孔子是個幽默大師
孔子是個非常幽默的人。說到這裏,有人會問,這個孔子說的是那個講究“仁義”的孔夫子麼?他怎麼會是幽默的人呢?
的確,很多人隻看到了孔子端莊持重的一麵,卻沒有注意到孔子幽默詼諧的另一麵。其實,孔子的幽默就藏在《論語》和一些關於他的史料記載中。如果我們去細細品讀就會發現,原來孔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幽默大師。下麵讓我們一起看看孔子是如何演繹他的幽默天賦的。
喪家之犬:
孔子與學生們走散了,子貢就四處找他,這時走過來一個鄭國人對子貢說:“東門口有一個人,他的額頭長得像唐堯,他的脖子長得像皋陶,他的肩膀長得像子產,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一副瘦弱疲憊的樣子,好似喪家之犬。”
子貢聽了他的描述,覺得應該是孔子沒錯,就跑到東門口並找到了他。
子貢把這個鄭國人說的話都告訴了孔子。孔子笑著說:“他描述我的容貌,未必真的像。但說我像是喪家之犬,是啊!真是那樣的啊!”
值得那麼賣力麼?
子遊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在一個很小的地方做官,並把那裏治理得井井有條。
孔子去看他,見到當地一片平和安定的景象,就知道子遊治理的時候很用心,就故意問子遊:“你就管著就這麼個小地方,也值得那麼賣力?殺雞焉用牛刀啊!”
子遊認真地回答說:“夫子不是經常教導我們,管理國家要從教育老百姓入手嗎?我正是按夫子的意思做的呀!”
孔子看子遊當真了,這才正色地告誡其他弟子:“同學們注意了,子遊說的是對的,我剛才不過是開玩笑而已!”
誰先死?
孔子一生逃過很多次難,有一次被困,他和自己最心愛的學生顏回走失了,費了很多工夫,師生倆才得以重見。
一見麵,孔子並沒有對顏回噓寒問暖,而是問:“哎呀,顏回啊,你還沒死呀,我都以為你去世了呢。”
顏回馬上回答說:“哎呀,老師,您真是太客氣了!您都沒死呢,我做學生的怎敢先死呀?”
賣藝還是駕車?
有人問孔子:“你為什麼如此多才多藝呢?”
孔子說:“我小時候因為家庭窮苦,所以才學會許多鄙賤的技藝。”
孔子多才多藝也引來旁人的非議,有人說:“孔子你這麼多才藝,這麼多本事,怎麼沒見你因為哪一項才藝而聞名於世啊?”
孔子聽到這樣的批評後,就說:“那麼,我要專攻什麼呢?駕車嗎?射箭嗎?我想,還是駕車好了。”
有人識貨的就賣:
孔子一向有“學以致用”的觀點,認為掌握了知識,就一定要發揮作用。
有一次,子貢用比喻的方式來問孔子:“有一塊美玉,是把它放在櫃子裏好好收藏起來呢?還是等待高價把它賣出去呢?”
孔子聽了,很興奮地說:“賣掉它啊!賣掉它啊!我正等著識貨的人來買呢!”
打算“下海”的孔子:
孔子周遊列國,始終不能使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發揮。
有一次,他和周圍的學生開玩笑說:“要是能發財,給人趕馬車的活兒我也幹,不過如果趕馬車也發不了財的話,那我還是先堅持幹我喜歡的事業吧!”
不愛就別找借口:
孔子的學生給孔子看一首詩:“唐棣之花,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大意是說:“唐棣之花啊,搖擺不定,我不是不想你啊,而是你家住得離我太遠了!”
孔子評價這首詩說:“這壓根就是不想那個男的,不然怎麼會嫌路遠呢?”
孔子的第二職業:
孔子與幾位弟子困於陳蔡,這是孔子一生最走背字的時候了。
孔子說:“《詩經》裏有一句話‘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為什麼偏偏巡行在曠野之中。’難道是我的道理學說有什麼不對嗎?我為什麼會落到這個地步?”
弟子們聽了紛紛說些話寬慰他,其中顏回說的最令孔子舒心。於是孔子就笑著說:“顏回,是這樣的嗎?你要是家中富有,我願意到你家中去當個管家,幫你經理財務。”
你們就算下下棋也好啊!
孔子看到他的弟子無所事事,心裏有些生氣,就對他們說:“你們天天吃的飽飽的,什麼也不做,這恐怕不行吧?不是有人會下棋嗎?你們就算沒事下下棋也比無所事事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