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麗之所以得到大家的支持,並不是因為它有多麼成功,而是因為它的努力。生活就是這樣的,所有人都在比賽,但功成名就的人隻是少數。很多人就像春麗一樣,即使付出了全部努力,也隻能在平凡甚至失敗中度過一生。即使是這樣,隻要你不氣餒,隻要你努力,隻要你還在向著自己的目標奔跑,那你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也是值得尊重的。
當你想鼓勵一個一蹶不振的人時,你可以給他講講春麗的故事,告訴他:隻要還站在起跑線上,就還有機會;隻要還在比賽途中,你就不是最後一名。即使一路都在失敗,你還是會因為努力而贏得尊重與認可。
把橡皮筋往回拉,是為了彈得更遠。最壞的結果已經告訴你了,但在最壞的結果到來之前,請繼續努力!
升級閱讀:豬八戒智激美猴王。
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塑造了性格各異的師徒四人,演化出了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
整天嚷嚷著要吃東西、分行李、娶媳婦的豬八戒,總是被孫悟空叫做“呆子”,他的形象中帶著幾分世俗、幾分愚笨,但說起來,豬八戒也做過一次聰明事,而且是件極聰明的事。
《西遊記》的第三十一回中,唐僧逼走了孫悟空,自己卻被黃袍怪抓走了,這時候正是豬八戒親自到了花果山,使了一個絕妙的“激將法”,才把孫悟空請了回來。
豬八戒一上山就被一窩猴子捉住了,扛抬扯拉,衣服都扯破了。豬八戒此時嘟囔著罵,都被孫悟空聽見了。等到孫悟空質問他的時候,豬八戒趕快換了嘴臉說不敢罵,卻又馬上說孫悟空“賊頭鼠腦,變作什麼東西跟著聽的”。
孫悟空一怒,豬八戒又趕忙磕頭認錯,馬上說“哥哥,千萬看師父麵上,饒了我罷!”
豬八戒很巧妙地把話題引到了師父上,孫悟空此時卻還對唐僧心存怨恨。豬八戒見他不吃這一套,就又搬出“海上菩薩”的情麵。
孫悟空見說起菩薩,卻有三分兒轉意道:“兄弟,既這等說,我且不打你。你卻老實說,不要瞞我。那唐僧在那裏有難,你卻來此哄我?”
八戒道:“哥哥,沒甚難處,實是想你。”
這個豬八戒是不是聰明的很?他故意引著孫悟空想起唐僧、關心唐僧,卻又不直接說出實情,隻是繼續吊著他的胃口,說師父“沒甚難處,實是想你”。
孫悟空被他吊急了,隻說:“師父天天都遇見妖怪,你趕緊告訴我,省的挨打!”
豬八戒不吃眼前虧,立即又是求饒,說瞞不過,要起身來說。剛起身又四下張望,說是要看看哪條路能逃走。這下徹底把孫悟空鬧得一點耐性都沒有了,連連喊打,豬八戒這才說出實情。
豬八戒把如何丟了師父、師父如何遇見救星、沙僧如何被抓、師父如何變成老虎、白馬如何教他來請孫悟空都一五一十說了出來。講完後還不忘借白馬的口來說情,複述白馬的話道:“師兄是個有仁有義的君子。君子不念舊惡,一定肯來救師父一難。萬望哥哥念‘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情,千萬救他一救!”
孫悟空此時雖然著急,,卻並不說回去救師父,隻說“你這個呆子!我臨別之時,曾叮嚀又叮嚀,說道:‘若有妖魔捉住師父,你就說老孫是他大徒弟。’怎麼卻不說我?”
豬八戒此時思量“請將不如激將,等我激他一激。”就對孫悟空說:“哥啊,不說你還好哩,隻為說你,那些妖精更是張狂了!”
孫悟空問:“這是怎麼說?怎麼提了我還敢更張狂呢?”
豬八戒道:“我說:‘妖精,你不要無禮,莫害我師父!我還有個大師兄,叫做孫行者。他神通廣大,善能降妖。他來時教你死無葬身之地!’那怪聞言,越加忿怒,罵道:‘是個甚麼孫行者,我可怕他!他若來,我剝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饒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著油烹!’”
豬八戒知道孫悟空是個自高自大的主兒,知道他敢“大鬧天宮”、敢自封“齊天大聖”,就沒有把天地間的任何神仙妖怪放在眼裏。對於這個自我感覺一直良好得不得了的孫悟空來說,自己覺得神仙都要敬畏他三分,一個無名無姓的小妖精敢這樣罵他,簡直就是奇恥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