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所謂的山神,便是各種鬼怪精靈,皆依附於山的陰脈地煞中。天長日久,最終,各種鬼怪精靈的名稱及差異分界,便消失了,或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互相融合了。而每一地區的主要山峰,便有了人格化了的山神居住。《禮記·祭法》有雲:“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修為越高的山神,越能夠超脫物外,體會自然之道,成就人們真正敬仰的神位。而修為淺薄的,則率性而為,不識物,不明理,稱不得神,僅僅是一鬼怪精靈而已。這類東西,湘西十分多。
翻過兩道山脊,我們站在半山腰上,看對麵的山勢,孫靜她姨奶和雜毛小道同時驚呼:“此處有恙!”
我抬頭望去,對麵山巒,山峰處高聳,低穀處深伏,密林深茂,風吹不搖,有泉水溪流環繞而過,如一條銀亮的玉帶,端的是風水寶地,旺財興族之所在。
凱敏見我們皆瞧過去,搖著頭,說,這裏可是我們寨的墳山,以前老寨神婆選的地界。
我以前說過,偏僻邊遠之地,教化不夠,所以神婆便擔任起了很多職能來,不過隨著時代進步,神婆一職,也就慢慢消失了。看得出來,凱敏他們這兒以前的神婆,是個有真材實料的角色,所選的墳址,足夠庇護他們這個小小的寨子,風調雨順,生活安康。
我們花了二十分鍾,走到了對麵墳山的低窪處,在溪流往上的幾個小山坡,交錯隔有好多墓碑,安葬著這個村寨無數的先人。因為是同寨同族的緣故,這裏的墳塚經常得到照料,並不荒涼,即使是被冬天的荒草圍著,墳塚也是幹淨整潔,一片肅穆。
越過這片墳塚,雜毛小道手上的紅銅羅盤開始瘋狂地轉動起來,但是孫靜她姨奶鳥爪一般右手上麵的黑色珠子,卻沒有多少動靜。兩人對視一眼,雜毛小道告訴我們,那個東西昨天來過這裏,留下了痕跡。接著他低聲跟我說道:“小妖就是在這裏跟丟的……”
凱敏並不急著跟我們一起走,而是來到了一座墳前,跪地、磕頭、然後三拜。這座墳裏躺著的,是他奶奶。同樣的動作,他還拜了四處,然後回頭告訴我們,路過先人安眠之地不拜,以後就得不到先人的庇護了。
接下來,開始由孫靜她姨奶給我們領路。這個老太太完全就像一隻靈巧的狸貓,在前麵行走,快得讓我們都難以跟上。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要知道,這個老人在前兩天,跟往日的農家老太太,並無任何區別。難道這一清醒,就變成了不世高手了?
我們有些疑惑。不過她手中的那顆黑珠子,倒是發出了淡淡的光芒來,像顆黑珍珠。
我們一路跟隨,越過了墳地,爬過了兩道山梁,上坡,又下坡,最後停留在了一道遍布著青竹的小溝子旁。之所以不走,是因為孫靜她姨奶手上的那顆珠子,已經如同白熾燈一樣,散發出絢麗奪目的光芒。很難想象,這樣一顆珠子,會發出這樣的光芒,仿佛能將孫靜她姨奶大半隻手都給籠罩住。在她的腳下,是一塊肥沃的黑土地,上麵有枯黃的雜草和淡淡的晨露。
凱敏和孫靜都被眼前的景象給嚇到了。在普通人的思維中,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哪裏會相信這樣一顆黑不溜秋的小珠子,能夠像燈泡一樣,散發出這樣的光芒來?
即使這玩意兒,發出的是古怪的黑光。
凱敏她姨奶扭過頭來,咧開一口沒幾顆牙齒的嘴,笑了,說:“如果這珠子沒有錯的話,從這裏往下,應該就能夠到達陰脈地煞了吧?”我聽到,用腳踩了踩地麵,隻覺地麵夯實,根本就沒有什麼空洞。雜毛小道望了一下天,陰沉沉的,說:“等吧,到了天黑,它才會放開心神,我們才能有手段整治它。”
我們商量了一番,隨後雜毛小道開始依托地形,在四周布陣,而其他人則在旁邊耐心等待。既然已經找到地方,我和雜毛小道想了想,便勸旁人離去。畢竟有這些普通人在,我們一是施展不開,二是照顧不來。他們本來不願,但是我們堅持,也沒辦法,便轉頭離去。到了下午,凱敏還送飯過來,我們得知孫靜和她姨奶還沒有離開。
送走凱敏,過了一會兒,天終於黑了下來。
雜毛小道嘿嘿一笑,說,好吧,來,我們把這尊山神的底褲,扒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