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想不到李老頭威武了一輩子,竟然落得個如此下場。”這幾天村裏的人們無不惋惜著李老頭的境遇。“是啊,年輕的時候殫精竭慮的,為三個兒子置辦了如此大的一份家業。到如今馬上駕鶴西去的人了,竟然沒人為他養老送終”。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一般人都是老了以後沒人在病榻前伺候,等到一死,兒女也風光大辦。像李老頭這樣的情況還真是少見:
這李老頭單名一個慎字,是前清年間的人。據說是當年的一代文士,清朝敗落後隨父親遷到山西,在此定居。一生經曆了中國近代幾乎所有的事件,堪稱一部活的曆史書。關於他的早年經曆,現在活的最大的人都說不清,最為輝煌的時候是改革開放時期。在當年沒人敢跨越雷池一步的時候,他獨身下海,敢為天下先,不顧家中妻兒老小的反對。憑靠著一點積蓄,加上縣政府的大力扶持,幾年下來創辦了一個大型企業,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首富人物。
好景不長,去年的時候李老頭檢查出得了肝癌,人們紛紛惋惜,前去探望的的人也是絡繹不絕,卻聽到他一個人在那裏念到:元氣稀薄,精氣不暢,近日運功打坐,肝火淤堵,怕是大限將至,奈何老師一身本事尚未學通。自家兒女又不具靈根,我這空有一身傳承,又該何去何從啊!眾人隻當人老怕死,胡言亂語。也不想想如今是什麼世道,衛星都上天了,哪有什麼修真煉道。長生不老之說,無稽之談而已。
這李老頭也灑脫,半年前就立下遺囑,企業交由大兒子管理,次子每年均有分紅,自己還有自己的產業,小女兒則是拿了所有房產,商鋪。家家歡喜。事情就出在這個提前遺囑上了,兒女都是孝敬,但眼看癌症晚期,三個人卻為老人在哪離去在發愁,大兒子說讓老人過世在二兒子家,二兒子卻又推到三女兒那裏,三人為了此事鬧了好幾次,滿城皆知的。有人不禁要問,這是為何?都是嫌老人在家中過世不吉利。再說,不是還有醫院麼。這您就不了解鄉土民情了,在山西的農村裏講究個落葉歸根,家中子女都在卻要病死在醫院中,哪怕你是一縣之長,也會被人笑話的。可憐李老頭威武了一輩子,確是要如此,不禁令人惋惜。
眾人有的勸,有的罵,終歸無濟於事,畢竟是人家的家務事,外人也不好多插手。楊浩剛從大學放假回來,聽說有這麼一檔子事情,立馬就找到了李家門口。不為其他,這楊浩從小就愛打抱不平,遇事不管自己是否辦到,一副俠義心腸,為他人著想。有好幾次自己逞能捅了婁子,全憑這李老頭幫忙料理。現在聽說自己的李爺爺落得如此境地,怎能不氣憤?這李家也奇怪,兩個兒子,生了四個女兒,一個賽一個漂亮,就是沒男丁。從小開始,這麼一來二去,楊浩就被李老頭當成了半個親孫子。現在聽聞李老頭如此境地,楊浩便已經找上門去。進去拉住李家大兒子李能,直接質問道,為何不讓我李爺爺留在家中,你又不是不知道咱這片的風俗,枉你爹對你如此,真是一條好狗!
李能也是好手段,表麵應承的頭頭是道,然後卻不聞不問。楊浩沒辦法,又分別找了老二,老三,結果三人和商量好了一樣,互相踢皮球,把一個大學生哄的團團轉。眼看著李老頭也沒幾天了,楊浩也放了這心思,專門去醫院陪著李老頭。
在李家碰了個釘子後,楊浩也不管那麼多了,徑直買了一大堆熟食,又從家裏順了一瓶20年,直接來到醫院。盡管李老頭是肝癌,但楊浩知道他就是好這麼一口。來了醫院,果然李老頭抓住燒雞,就著一口美酒,全然不是一副有病在身的樣子。
楊浩見狀也直接問道:爺爺,你這病到底是裝的還是真的?李老頭答道:半真不假,癌症是假,大限是真。楊浩為何這麼問,原來自從十二歲無意中看著到李老頭練功的情景,周身白氣散發,吞雲吐霧,宛如武俠中的仙人一般。而且每次村裏有什麼事情,如果是怪力亂神的,李老頭總是要他去偷偷置辦一些東西,然後過上幾天就什麼也不會出現了。楊浩從小耳濡目染的,兩家關係又進。是以如此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