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莫名其妙(1 / 2)

第二日,楊浩美滋滋的醒過來,雖然說昨晚上打了不下幾十個噴嚏,自己也不知道什麼地方惹了人了,不就是拿了石碑底下的東西麼,上麵又沒有寫名字,反正這東西碰到誰的是誰的,自己何必糾結了。等到師傅回來,給他一個意外的驚喜。嗯,要是秦老爺子知道楊浩同學現在的真實想法,絕對會把幻眼喊回來暴打楊浩一頓。言歸正傳,楊浩一行人休息好,然後向著大同出發,雖說名義上去看雲岡石窟,不過一幹吃貨是去著兔頭,羊蹄子,刀削麵去的。楊浩對雲岡的興趣不大,都是石窟,想藏也藏不住東西,當年國家拿機器都檢測過了,這下子楊浩心情舒暢,高高興興的去欣賞一下佛教文化,08年的大同正是百廢俱興,在市長的帶領下,整個城區一片欣欣向榮,大力發展,以拆養拆,集資合作,建設美好家園。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是首批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中國大古都之一,境內古跡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跡包括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恒山懸空寺、九龍壁等。[1]

也是中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國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國雕塑之都”,“鳳凰城”和“中國煤都”之稱。

十一的時候正是旅遊旺季,雲岡石窟的售票處已經人滿為患,沒辦法,隻能慢慢的排隊了,反正外麵也修建的古色古香的,年輕人,坐在一起就是瞎聊,有的是時間等。出來玩就是遊山玩水,哪有那麼多講究。不過,總有人要破壞美好心情,眾人正在排隊,有幾個人直接走過來,大模大樣的站在了劉博的前麵,我去,感情這有人插隊插到哥幾個前麵來了,哥幾個向來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要是莫名其妙的來這麼一出,我們嘴裏的好話那可是相當多了。幾個男的還沒有什麼動作,兩位女將已經上手了,黃莎珊笑眯眯的對眾人說道:哎呀,怎麼前麵站了幾條狗啊,好臭,好醜!說著,還扭了一下,扇扇味道,直接把幾人逗樂了。插隊的那幾人都是30左右的漢子,哪能受得了這般說話,當下一個留著平頭,高高瘦瘦的人過來,說道:黃毛丫頭,管好你的嘴,小心哪天讓你給我吹一下。順便挑釁的看了一旁的王克元一眼,黃莎珊反應了一下,馬上明白了那人的意思,王克元正是表現自己的時候,哪能讓自己未來的媳婦受這種屈辱,直接走上前去,擼起袖子,問道:哥們咋了?插了隊還要不講理啊,要不比劃比劃?此時周圍的遊客和那幾個都已經圍了上來,一言不合,絕對大打出手,這時景區的管理人員已經過來,好言相勸,將雙方勸開,正是十一的時候,每年這種事情數不勝數,拉開就行,您別在我們這裏鬧事啊。出了景區,想在哪兒練,隨意,反正不歸我們管。不過楊浩可沒有閑著,暗中靈氣凝結,接連發射了六枚手裏劍,將一幹人的錢幣,手機,手表直接報廢,不過留了身份證,銀行卡,算是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幾人高高興興的進去觀賞了,和這種人肯定犯不著生氣。不過那幾個人買票的時候一掏錢包,發現除了銀行卡都已經報廢,知道剛剛人家裏麵有高人,隻得拿信用卡刷了錢,悶悶不樂的進了場。進去後,平頭男對著中間一人說道:南哥,這裏麵好像有高手啊,這麼悄聲無息的把咱哥幾個都陰了一次,兄弟們可咽不下這口氣啊,要不咱叫師爺過來,你說他好好的,怎麼又跑到恒山去了,那地方沒什麼啊,值得去兩次。一旁的南哥點點頭,估計裏麵有懂法術的,的虧咱有師爺,趕緊喊他回來,你們去頂住這一幫臭小子,不知天高地厚的,還要和我玩,玩死你。好了,出來玩一次,先不管了,哥幾個好好看看,覺得沒意思了晚上出去唱歌去。周圍的人會心一笑,四散而去。

楊浩一行更是不把剛剛的事情放到心上,別小瞧這幾個人,除了楊浩,都是從小跆拳道,空手道,太極的玩的,一般人還都放不到眼裏,至於楊浩同學,要是他真的發飆,戰鬥力可是不亞於一個普通士兵的。:“武州川水又東南流,水側有石,祗洹舍並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東轉逕靈岩南,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眺”

此處畢竟是北魏的都城,原本是方外之地,廟堂寺院,亭台樓閣,不知道在戰火中毀壞了多少次,此處的東西都是後來修建的,眾人參廟禮佛,燒香許願,儼然都是大人的模樣,不過估計男的許願都是碰到蒼老師之類的,,,不知道真的佛祖看到會有何反應。楊浩一邊旅遊,一邊順便拿著玄武將附近的靈氣吸收一空,反正自己仔細勘察過,沒有真正懂行的,那就不客氣了。不過楊浩順便想了一下自己要是真的和佛門弟子打起來,到底誰厲害了。佛家講究的是修身養性,舍棄一身皮囊,節欲戒躁,真正的有修行的和尚,渾身上下,都是寶物,袈裟,木魚,念珠,降妖除魔,與人鬥法,皆是不二選擇,而且真正的高僧寶相莊嚴,周圍隱約光環閃動,隻需要看你一眼,便可退去諸般的邪念,而且佛門修行對外界真的沒有什麼太高的要求,隻要平心靜氣,一門心思的專研佛法,有時真的說不定就是一朝聞道,到達了佛陀的境界。最最惡心的是一般和尚不和人動手,但是隻要動氣手來,一般都是要花費大力氣來擺平的,一旦開打,人家一個咒語念一段,氣血旺盛了,一個念珠一加持,立馬靈氣回轉了,打了半天最後再一個信仰之力,惡心死你。所以自古以來,佛教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便是平穩發展,運氣不好了,就是少幾個寺廟,幾畝田地,要是一旦讓佛教起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那便是無法抹去的印記了。而且不管政權如何更替,任何一個當權者都是安撫佛教,畢竟經曆亂世之後佛教的發展是不亞於一個省份的力量的,幸好佛門講究的出世,自成體係,不然讓任何人都是頭疼的。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和尚多的是,還都是有修為的和尚中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