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身邊的蜜月生涯
在美國政壇有句名言,叫做白宮的風水是共和、民主兩黨輪流轉。在共和黨與民主黨內還有兩句話叫做:香梅常香,琬若常青。前者說的是共和黨裏的華裔女政治家陳香梅女士,她在美國共和黨內享有很高聲望,是位一直吃香的東方麵孔。後者說的是民主黨人士李琬若,她在民主黨內也有常青樹之稱。她們不同的是陳香梅女士是因其丈夫飛虎將軍陳納德(Claire L.Chennault)而涉足美國政壇,並獲得殊榮;李琬若則是從一介留學生的草根身份,通過自身努力奮鬥而躋身美國政壇。兩位同族華人女傑,走的不同政治道路,也很能體現美國共和、民主兩黨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政黨色彩。
令我好奇的是中年之後的李琬若的外形與風華正茂時的陳香梅十分的相似。我第一次看李琬若的近影時,猛地叫出一聲:她怎麼跟陳香梅長得那麼像呀!
當見到李琬若本人時我忍不住好奇地問她這個問題。她笑笑,說:是像,但又不像。
我再問像在何處、又不像在哪時,李琬若笑而不答,把話題轉到了別處。可這疑問一直沒有在我心頭消除。後來在我采訪完後,慢慢感受到了李琬若自己所說的像與不像了。以我個人理解,從她倆在美國為了華人利益不屈奮鬥和努力參政方麵,姒及在美國政壇所享有的崇高聲望而言,她倆十分相近。不同之處,我感覺李琬若走的政壇之路,要艱難和崎嶇得多,因而也更能體現美國精神,尤其是對年輕一代和新移民們更具教育和影響意義。細細看過陳香梅和李琬若的照片後,我還是發現了很多不同之處,比如陳香梅的跟神和眉睫毛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有種寒冬裏爭豔的臘梅風栗,你瞧她的一雙睫眉,總是向兩邊高高揚起,充滿著一種高貴與傲美。而李琬若相反,她的睫眉總是平平的,像兩條柳絲,甜甜的笑容,就像其名字一樣充滿著柔情與平易近人的秀美。
陳香梅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而李琬若似乎在本作品之前隻是更美國化些。其實當我走進她的世界時,我才發現,她在美國的政治地位遠遠比我們了解的哪一位海外華裔人士都更具影響力。中國人不了解她和遲了解她,都算得上是一種可惜。因為她本身從一名普通留學生成長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華裔女市長就是中國人一筆值得自豪的豐厚財富。而她後來利用自己在民主黨內的特殊地位給中美關係所做的大量有益工作,特別是在民主黨執政的最近8年間,她在白宮和克林頓總統政府下任職的政治蜜月時期,聽後都令人有種如癡如醉的感覺——
Lily.快來!1995年4月的一天,丈夫從門外的郵差手中接到一個沉甸甸的信函,打開一看,忍不住大叫起來:了不得!了不得!這回我又要忙乎一陣了。
什麼事又要勞你大駕?李琬若從裏屋探出頭來。
好事。不過三星上將閣下,你得先慰勞一下我這個家庭大兵。瞧,這麼多表格還得我給您將軍閣下填寫呢!
妻子被丈夫一通莫名其妙的話說得有些在雲霧中旋轉的感覺。
你被國防部任命為三軍婦女顧問了!已過花甲之年的丈夫還像當年在西雅圖見到妻子領到華盛頓大學的碩士學位證書那樣情不自禁地過去抱住妻子,連聲恭賀。
確實,這個任命對李琬若乃至整個華裔社會來說,都是莫大的榮光。像當年李瑰若出任全美第一位華裔女市長那樣,當她被克林頓政府的國防部部長佩裏任命為美軍陸海空部隊婦女顧問這一享有三星上將榮銜的消患傳出後,美國、中國和世界各地的華文報紙都迅速做了報道。了解美國軍隊曆史的人知道,美國三軍婦女顧問委員會於50年前,由當時的馬歇爾將軍任國防部部長時設立的,它的任務是協助國防部部長製定有關軍隊中婦女總體政策的一個特殊委員會。1995年國防部部長佩裏任命的婦女委員會共有16名委員,李琬若是唯一的一個亞裔委員。
當月27日,李琬若從洛杉磯出發,飛抵首都華盛頓。自從政以來,她無數次來過這個美麗的城市,但進入國防部五角大樓還是第一次。對這個世界上最強大軍隊的最高指揮總部,別說移民來的外國血統人士有種神秘感,就是美國本土出生的人也難有機會進入其中。現在李琬若是帶著三星上將的榮銜來此接受授銜和宣誓就職的。與她同被任命的還包括退休女將軍JEANE HOLM等。當李琬若登上五角大樓那高高的台階時,她特意昂了昂頭,把胸脯也挺了挺,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是個黃皮膚的中國人。一個曾經不被西方人放在眼裏的東方民族的代表,我感到格外驕傲……李琬若事後說,當她在走人大樓門口時,兩旁持槍的士兵向她行禮致敬,而她彬彬有禮、落落大方地緩步走人大廳。這時,佩裏部長等國防部高級將領們已經在大廳內等候。就職儀式在美國軍歌中進行,這對李琬若來說是一次既新奇又神聖的就職儀式。而在這雄壯的軍歌聲吹響的時候,李琬若麵對星條旗,想得最多的是她這一生經曆的從政生涯不正像一次一次上戰場的女兵嗎?而正如美國女兵所說的那句口號我們是精兵,不隻是女兵一樣,她李琬若在從政之路上也向世人證明:她作為華裔參政美國聯邦,是個出色的政壇精兵,而不隻是少數族裔女人。
說起李琬若進入白宮接受任命,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自參加競選國會議員受挫折後,她的從政方式作了重要修正,由過去的靠競選參政,轉為了爭取任命的參政方式。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參政形式,前者需要個人花巨大精力和財力,與政治對手競爭決戰,靠拉選票獲得機會。後者是通常經過熟人介紹,憑借你個人的聲望和政治資格以及同政黨和政府要員之間的特殊利益關係而獲得任命。
如小布什當選總統,他本人是靠全國大選走進白宮的,而所有他的內閣成雖則全部是由他任命的,這些內閣成員的官職如何分配,通常是既根據政府需要和你個人才能,但同時也是小布什不得不考慮他在競選總統時誰為他出力大小來論功行賞。現在我們看到的就任小布什新政府國務卿的鮑威爾黑人將軍,可以算作是那類有特殊才能的人選,而另一位小布什的政要、黑妞賴斯國家安全助理則屬於論功行賞的人物,因為小布什在外交方麵幾乎是不及格生,正是這位名牌大學的教務長出身的黑妞幫他解了不少圍,所以小布什上台後這麼重要的崗位就賞到黑妞頭上。幾乎每一位新總統上任之後,都要進行一次如同宋江在梁山?白給各路綠林好漢排位子那樣非常頭痛的差使。而據李琬若講,有些任命和安排是在總統尚為候選人時就安排和確定好的。如以克林頓政府為例,這位來自阿肯色州的一位小州州長想要當選總統,除了他本人的政治因素和個人魅力之外,為什麼那麼多州市的地方人士特別是民主黨人士那麼起勁地給他拉選票?一個重要原因是這裏邊大有文章,即誰出力大,誰就有權讓未來的總統許下願給我什麼官給我們多少官位的交易在裏麵。
不成文的合同是早先就訂好的。
李琬若說,當時克林頓非常希望有錢的亞裔民主黨人幫他政治捐款和拉亞裔選票,那麼亞裔領袖們就得跟克林頓談判:你總統先生未來得先給我們講好,如果你入主白宮,就得給我們聯邦政府裏安排多少多少個部長或者副部長職位。我們一致推薦柏克萊加州大學校長田長霖為能源部長。
這是一種交易形式。
另一種獲得白宮任命的是,比如李琬若,她在亞裔和華人中有一定影響,克林頓需要在對華關係中有人做中間人,那麼李琬若就有可能獲得克林頓政府的重要任命。然而龐大的聯邦政府有幾千個要職,而這些要職也隨著人事的變動而變動,大量空缺的官位則另需途徑,那就是你想獲得任命,就必須一是有人推薦,二是你自己得提出申請,主動爭取。
從主政蒙市期間的多年榮辱政治生涯中,李琬若開始意識到,由於華人在美國社會的力量有限,加上華裔自身參政意識尚未達到像猶太人和黑人族裔那麼堅強有力,靠單一的競選之路參與美國主流社會的政治生活還有相當困難,至少有時你花費了大量財力和精力,未必能達到理想效果,所以她後來憑借著自己已經積蓄的政治資本和參政熱情,開始轉為獲得聯邦政府任命的從政仕途。而這一條參政之道,使她直接從一個有限的州地市範圍,~躍進入美國聯邦高層,從而產生的政治影響也大為增強,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華人領袖人物。
她因此稱這樣的從政經曆是她在總統身邊工作獲得的政治蜜月階段。
蜜月是甜美的,但甜美的蜜月是需要辛勤耕耘和加倍采摘才能取得的。長期從事社會工作和在基層杜區活動的李琬若,依靠自己的專業才能和熱情為他人辦事所打下的基礎,同各界人士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係和個人關係,這為她日後獲得白宮重要任命鋪展了一條光明通道。
談起這一段政治秘聞,李琬若可謂有些津津樂道。我把她的話寫出來,相信會給中國讀者和那些從事美國政治研究的專家一些裨益的。
早在1984年時,李琬若由民主黨全國主席莫耐德先生(Monett)提名,並經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投票通過出任民主黨黨綱委員會委員。該委員會共有25位成員,他們都是民主黨資深領袖人物,在聯邦政府和國會皆有要職。黨綱委員會主席通常是由副總統候選人或者黨主席親自擔任。當時的副總統候選人佛拉羅(Fenuro)女士擔任該委員會主席。委員會下分三個小組,分別為國防外交、經濟內政和民權三部分。那次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召開期間,一位拉丁族裔的民主黨資深領袖有一天突然問初涉民主黨內領袖行列的李琬若是否願意擔任國防外交小組委員會主席。
李琬若當時第一個反應是:開什麼玩笑?因為她知道,來自紐約州的參議員莫乃漢,眾議員索拉茲等重量級的政治領袖,都是熟悉外交和國防的專家,怎麼可能輪到她這個無名小卒呢!
不要著急。我已經分析到:在我們黨內,現在的黨綱起草人有砥派人士,一派是競選總統,一派是黨內元老派,兩派勢均力敵。恰恰你這樣的中間派人士最不會得罪任何一方,所以容易獲得全體的支持。不信我們試試。老謀深算的政治家幫助李琬若如此這般一估計,便在開會時首先提名李琬若,結果出乎意料地獲得通過,一舉成了會議的國防外交小組委員會的主席。
一個黃膚色的東方女人成了美國政黨的黨綱修改委員舍最重要的一個小組主席,這在美國政黨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李琬若深知肩負的責任。她在會議期間盡力扮演好這一角色,為日後在民主黨內確定華裔和她本人的政治地位奠定了基礎。關於政黨內的國防與對外政策,其實也就是美國的國防與對外政策。
那次會議上,李琬若印象中最為深刻的是親眼目睹了猶太裔領袖們在政治上毫不妥協的抗爭精神,令她終身難忘。繼馬丁·路德·金之後,美國當代最著名的黑人領袖傑克遜牧師當時是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之一。在一次黨綱委員會會議上,這位剛直的黑人牧師站起來建議美國當局應該與以色列的死對頭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建立對話,牧師先生的話音未落,前眾議員索拉茲等好幾位猶太裔代表立即跳起來,如同隆隆炮火,將牧師的這一建議壓得杳無音訊。其他幾位總統候選人見勢不妙,再也不敢在中東問題上提一個字。
美國政黨高層的權力內幕,使李琬若更加看清了華人參政的重要性。她暗暗下定決心爭取臍身政壇高層,因為隻有這樣,華人參政的價值才可能獲得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體現。然而,中國有句話叫做高處不勝寒。在美國政壇的高層同樣有許多你無法想象到的黑幕與血幕,稍不留神,就會被擠壓得粉身碎骨,身敗名裂。
李琬若最初進入民主黨高層圈時,可以說除了她作為當過使美國社區建設和城市改革成功形象的蒙市市長外,別無任何黨內資本。而進入美國政壇高層圈子內的台前幕後交易漩渦中時,像她這樣背景的人唯一可能獲得權力中心人物們的賞識,那就隻有使出全身本領為黨派要員效力。
每四年一次的總統選舉便是考驗一個族裔領袖人物效忠所在政黨的最好時機,因為此時此刻政黨內部的核心人物們為了與另一個政黨爭奪進入白宮的激烈競爭,極其渴望各州地市和各族裔派別都出來投本黨候選人的票。加州是美國的大州,曆來是共和黨和民主黨爭奪最激烈的地方,而這裏又是華人力量最集中的地方,華裔社區的政治意向將影響整個加州的政治勢力。李琬若作為該地區的一位有影響盼華裔女政治家,因而她常常有意無意間成了民主黨高層在這一地區十分看重的一員。自然由於她在這個地方的影響力,政治對手的共和黨也非常敬重她。
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的近20年間,李琬若一直是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加州代表團資深代表,洛杉磯翔舊金山又是加州的重鎮,故自卡特總統以來的多次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在這兩個城市召開。李琬若盡地主之誼,她便成了當然的黨內挑大粱角色。美國的黨代會實際上又是美國最大的政治舞台,其影響和聲勢絕不亞於兩黨總統候選人的大角逐。據李琬若介紹,全國黨的代表大會,特別有趣的是整個會議簡直像個世界超級大派對。
讓中國人看了一定會笑破肚皮。
我參加過幾次民主黨的全國大會。那是美國四年一次的政治大聚會,也是美國政治的總表演。黨代表大會的一個晟重要的議程是選舉出自己的總統候選人,這也使得大會特別引起世界關注。通常代表大會是在一個大的體育場召開,裏麵至少可以盛得下幾萬人。因為除了來自各地的黨代表外,美國的所有大公司都會到場,光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新聞記者就有一萬多人參加,你說那陣勢大不大?李琬若繪聲繪色地描繪起她經曆的一次次盛會時,眼裏滿是光芒。
隻要誰能踏進這樣的會場,你不可能沒有激動人心的感覺。你想想,世界上有哪一種舞台有幾萬人同時唱一首歌,同在一個場館裏擊鼓起舞?那都是些政治家呀!誰見過美國的政黨代表大會竟然會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大舞會!未來的總統,黨主席和各地代表團所有成員,說唱就唱,要喊就喊。你要是讚成哪一個總統候選人,你就可以在那兒敲鑼打鼓,搖旗呐喊。你要是不同意,你也可以在那兒破口大罵,指桑罵槐。最有意思的還是黨代表大會的會場上,有那麼多非黨人士來湊熱鬧。你比如說我們民主黨代表大會吧,它請的各地黨員代表自然沒說的,可偏偏好萊塢的大牌明星們也粉墨登場,跟總統候選人和黨主席肩並肩地坐在一起,說是為了給未來總統拉選票來的。這就是美國政治,一切都是為了選票,隻要能把選票拉到手,至於是不是可以在黨代會現場跳脫衣舞完全屬於允許之列……我的女主人公說到這兒,現身說法地在我麵前情不自禁地扭動起身子,似乎也想讓我感受一下美國黨代會的瘋狂而滑稽的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