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深山沉潛(2 / 2)

葛望不夫妻這般巧匠,他日必成棟梁之材,如實則我恢複有望矣。”

周琦一向很相信丈夫的判斷,結合丈夫的見聞,再相其麵,誠哉斯言。不禁微微頷首。

“差點忘了,那老嫗臨終前還有血書和玉牒呢(ps:玉牒本是皇室才有,為了情節,隻好給玉牒普及下)。”先看血帛,上書:“此子誕時而天降暴雨,綿延數月,卜者以為凶,其父原為襄陽朱序之父,兵敗被俘,借居於長安,後尋機遁回江南,而棄妻小於斯,苻堅雖未究,然亦忌之,後諸胡盡反,於亂出,然窮追不舍,倘神靈庇佑,能使其幸免,妾縱身死百回,又何懼哉,身世詳細,在玉牒中,有緣見者,萬望全之,妾來世願結草銜環以報。子生辰八字如下”落款是林氏飄萍。葛望愧是全才,似乎像看出了妻子心事般,喜不自勝的說:“我觀此兒必成大器。其齡不過一二,卻在我仰天吐誌後才告訴我名字。胡人如此凶殘,躲在老嫗身下卻不發一聲,既是上天眷顧,也是此子性中帶剛。我以輕功攜其前行,卻絲毫不懼。如此膽氣,方可為大事。再觀其貌,年歲雖小,眸子卻清正,天庭飽滿,眉宇間隱然有俾倪天下之氣。此子若良材美玉,有我喟然歎曰:“好一奇女子,才高八鬥,愛子情深,此書必先備之”周琦不由眼眶微濕,感林氏見之遠,屢之深,情之切。再看玉牒,上篆刻如蠅小篆近百,最後幾列是杜預,杜錫,杜乂,杜充,杜漸。“原來是京兆杜家哲嗣,難怪見之不凡,既是忠良之後,貴胄之嗣,琦妹,我夫婦自當竭其心力使之成材,以上慰先祖英靈,下解百姓疾苦。”葛望道,“況你我至今尚無孩兒,此子也可承我夫婦之學,總不能讓叔叔的絕學失傳吧。”周琦柔聲道:“我還不是聽你的,望哥,不過,我們自己……”說罷斜睨葛望一眼,竟是那般嬌羞。葛望心一顫,這麼多年,他還是會為妻子的一個眼神而澎湃不已。“琦妹,我們似乎還真是需要一個孩子”葛望注視著這看千萬次也不會厭的嬌靨,目中充滿了熊熊烈火。“嚶嚀”周琦撲入葛望的懷中,軟玉在懷,葛望自然不會辜負美人恩。深穀幽洞,不滅明珠,嬌吟如天籟,細喘似鶯啼,一時間滿室生春。

6年,8年後杜漸已是8歲總角,不消說,自是玉麵朱唇,異常討人喜愛。周琦六年前也生下一女,取名葛絲,生得是粉雕玉琢,好一個美人胚子。這六年,葛氏夫婦對杜漸視若己出,給與了無私的關愛。杜漸也是聰慧異常,總逗得二人哈哈大笑,一家人其樂融融,好不溫馨。葛望發現杜漸天資太過驚人,不僅過目不忘,甚至過耳不忘。小時夫婦說過什麼記得是一清二楚。於是杜漸4歲時開始讀書,進度是一日千裏,六經爛熟於心,百家無所不涉,更可貴的是,小小年紀,不拘泥於文牘,時時發表自己的見解,不少竟獨辟蹊徑,令葛望讚歎不已。葛望曾言:“此子不器,填補容也”。正是這樣,杜漸8歲時,葛望決定授他諸藝,誓將杜漸打造成學貫古今,無所不通的全才。一代奇才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