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與真武者之間的首次交手!(中)(2 / 2)

蕭山不緊不慢地說這話,卻另一麵轉拳為掌,雙手好像雲朵霧蘊一般軟糯,又像棉甲一樣堅韌,讓陳尋的肘刀硬是無處著力。而接下來陳尋逼出他撤拳回掌之後得勢不饒人,拳如山崩威勢十足,又似流水綿密不透,毫不氣餒地不斷進攻著蕭山,讓他一時之間隻能回防。而蕭山周身如盾,雙手如城,弓步搭橋間守護地堅韌難摧,陳尋始終找不到攻破這城池的任何機會。

但陳尋並不泄氣。

他微微眯著眼,源力運轉到極限,高達的五點的精神體現出的思維急速運轉著,六感五識自照內蘊,於這毫秒之際就是一次進攻防守的戰鬥中不斷地把握著每一次稍縱即逝的時機,雖然每一次都被及時擊退,但陳尋能感覺到,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身體中的關節肌肉都漸漸變得越發攻伐如意,眼前每一刹那的畫麵都在大腦中連貫起來,演變為一幅完整的攻擊長畫。

漸漸地,陳尋的目光亮了起來。

沉肘側崩,宛如大槍橫空一撞,山勢浩蕩;進步前踢,便如長棍一點,破摧江河;回身掃掌,斜刺上撩,以劍勢青鋒隔開風浪;橫拳掃蕩,直來斜去,以刀意取長補短,斬劈無雙。

基本六技——刀槍劍棍拳掌逐漸被陳尋用得越發圓轉如意,拳風掃來如刀勢凜冽蒼狂,卻又在蕭山截留的一刹間轉為劍術的繞指柔韻;一掌看似取長劍青鋒意蘊刺削春秋,但就在那一掌被阻截時又化為長槍破空的一往無前。

刀非刀,劍非劍,槍非槍,棍非棍,拳非拳,掌非掌,似是而非,實是其非——基本六技的精髓越發明顯地在陳尋出手間體現出來,非兵技實為體技,非體技實為兵技。百兵如一,圓轉如意,陳尋沉浸在自己的感悟中,已然忘卻了戰鬥,忘卻了源力,忘卻了眼前的實景,甚至忘卻了基本六技的基本打法。

——既已通達至此,又何必在乎形具有無?

陳尋心中閃過一刹那的明悟,心底一瞬間靜謐至極,就像是落入湖麵上的一片秋葉,又像是遠在白雲間的陣陣青山。無呼無吸,無來無往,無劍無刀,無體無兵。諸形具無而又諸形具足,每一拳一掌便是一個天地。

然而正對陳尋的蕭山在少年人逐漸感悟的過程中卻越發驚駭起來。原本他隻是想試試這少年人的成色,卻未想到一將主動權交到陳尋手上,便再也收不回來了。

而就在這戰鬥的過程中,麵對少年人越發不滯於形的打法,蕭山也變得越發辛苦起來,以基礎九重的源力隻能苦苦支撐著。

但無論身上有多勞累,都比不上蕭山此刻心中的驚悸。

望著少年那雙無思無念卻又靈動非凡的眼睛,感受著陳尋拳腳上傳來的越發多變的勁力,蕭山長長一歎,再次提高了自己的運使於外的源力強度,已經逼近到了真武者的臨界點,但他卻依舊沒有叫停這場戰鬥。

有些出神地目視著陳尋恍惚而又靜謐的麵龐,蕭山心中便不由得生出了一股驚駭和不由自主的苦澀意味,就像是江湖中的前輩高手看見了某個他明知注定將超越自己的少年,而生出的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感慨一般:

“沒想到……你竟超越了基本技的大成境界,邁入了東玄明大人曾說過的‘存意’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