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不可憐的,風林娜才不會在意那些。
於是這忽然間,這本是朝廷笑柄的一對夫婦,忽然就相親相愛起來,隻要不入宮的閑暇時間,周王大多數時間都是會和周王妃膩在一起。
而後朝中關於寧國公主婚配的事成為大家的心頭之事,各藩屬國都意有奪之,而互市方麵,藩屬國也都獅子大開口,而另一方麵,此時大明初期也有最大的一個弊端,就是朝中重臣功臣的驕奢,這也怪太祖最初時候分封太過奢侈的關係,對於開國功臣們,隻一等國公每人的年俸都達到兩千石之多,底層根本就承擔不了,而這朝貢,雖然各藩屬國進貢了一些珍稀之物,但是卻是要以更多的糧食布匹等來交換,前些年的饑荒與災害,中原百姓早已經連自己都吃不飽。
所謂萬超來賀,其實是群狼對這塊肥肉虎視眈眈準備切割分享了吧。
而太祖也明白,最初時候大封功臣,也是不得不封,當初朝廷根基不穩,任何一個少封了也都不行,所以現在他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幾方幾次商討之下都不得成交,甚至有人口出惡言進行威脅,而太祖本就是血裏風裏死人堆兒裏爬出來的,血性男兒豈容別人如此逼迫,當下當著一群給不出好主意的大臣們和態度強硬的藩屬國頭領們發了飆,天子當守國門,君王當死社稷,打就打,和親?朕的閨女,願意嫁就嫁,不願意嫁我看誰勉強的了,哼!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太祖這態度已然堅決而下,各藩屬國氣氛離開,有些膿包大臣對此表示了憂慮,但是年輕一代的強兒卻為之振奮且熱血沸騰,百姓也對此舉紛紛叫好,心之所聚,所向睥睨,百姓們的心也難得的擰成一股繩兒,一致對外。
而寧國公主自然是最開心的,原本以為會嫁到那不毛之地受盡屈辱,然而她的父親卻護了她周全,隨即將之許配給了山西按察使梅殷,且舉行了隆重的婚禮,按照嫡庶區分,年齡長於她的臨安公主隻是庶出,而寧國公主才是嫡親長公主殿下。
各藩屬國進貢而來的美女,太祖則直接分配給了各個大臣和已成親的親王,而到了快能成親年紀卻還為定婚配人選的楚王和齊王,則也每人分了一個,作為府上的侍妾,這些美女,完全沒有地位可言。
周王自然也分到了一名蒙古國進貢的美女,蒙古國人有很多人都是帶有俄羅斯血統,但是對於白種血統卻是不屑一顧,審美的觀念也是‘老亞洲人’,而且這美女身材高挑,服飾製作穿著也很是精美,這些受過特殊訓練的美人也能說一些漢語,日常的交流倒是沒有什麼難度。
雖然她隻是無權無勢的進貢品,等同貨物,但終歸是朝貢而來,周王也隻得收下,且在周王府給安排了別院,她來自萬裏之外,自然在這宅院也成了籠中之鳥,更是仆人丫鬟等眼中的異類,周王賜名兒:幽蘭。
原名一大長溜的漢人也記不住。
而王府對於進貢美人也多有防患,怕是會與其原來的部族裏應外合是奸細,而朝內同時也是動蕩不安,雖然外表風平浪靜,但是開國功臣們對於俸祿定了那麼多卻不能實打實的拿到手,其次對於外交方麵態度太過強硬樹敵無數,導致需要增派更多的兵力去鎮守八方,這就要求大臣們更加的勒緊褲腰帶來為國庫充沛物資,導致了許多人的不滿。
而隨後,發生了胡惟庸叛亂事件。
在後世,諸多專家猜測胡惟庸根本沒有叛亂的理由,這一切都是朱元璋為了鏟除相權加強中央集權的手段,但也並非如此,大背景之下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衣衫襤褸,雖然明朝初期太祖用了諸多利民的政策,諸如推廣棉花種植等等,但是也並非是一句話就可以解決的難題,所以在那樣的大背景下,大臣意圖謀逆是成立的。
而風林娜的本源受損,導致了她總是看起來病懨懨的,這讓原本以為她有仙法而對她另眼相看的人又噗之以鼻,猜測是有妖魔附體。
一年過去,燕王都已抱上了自己的兒子,而周王這邊卻還遲遲沒有動靜。
這日,風林娜悠悠轉醒,她這次睡了足足睡了半月,除卻期間偶爾醒來被侍女喂了些藥和粥,雖然吃不吃東西對她來說沒有什麼,但是她也不想被其他人當作怪胎。
周王去國子監還未歸,她閑著沒事兒,想起來轉轉,隻是有氣無力看起來整個人都沒有什麼精神,頭發散落著並未讓人盤起,就這樣衣衫單薄的走在冬日之中,而後卻聞一陣哭泣之聲,循聲而去,來到了側妃楊氏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