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啟蒙讀《鑒略》(1 / 1)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小樟壽六歲了,按照周家的傳統習慣,到了接受啟蒙教育的年齡。小樟壽被送到叔祖玉田先生的家塾讀書。玉田先生進秀才時名叫兆藍,在介浮公點了翰林的時候,族內兄弟有的改名用“清”字排行,介浮公改名叫周福清,玉田先生那時改名叫周瀚清。玉田先生辦的家塾就在周家大宅院裏,收的都是周姓家族的孩子。從此,玉田先生便是小樟壽的第一個正式的老師,也就是小樟壽的啟蒙老師了。

小樟壽的祖父介浮公看問題辦事情都和當時人們不一樣,他有他的一套思想。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麵,他不讚成那時一般讓孩子先讀《百家姓》和《千字文》,主張讓孩子先讀《鑒略》,要讓孩子先了解一些曆史知識。他認為隻要孩子多認識一些字,自然會看像《西遊記》之類的許多書。因此,小樟壽的啟蒙教育課本便是《鑒略》。這是一部比較艱深的曆史書,隻有六歲的孩子,哪裏能夠讀得懂?樟壽對讀《鑒略》沒有興趣,但是沒有興趣也得讀。還好,他的啟蒙老師玉田先生是一位很有趣的人,小樟壽很喜歡這位老師。玉田先生性情慈善,待人和藹,樟壽親切地叫他藍爺爺。

玉田先生中過秀才,在周家大宅院裏也是有身份的。不同於那些隻知道做八股的讀書人,玉田先生既有學問又有生活情趣兒,喜歡養花種草,不僅種著珠蘭、茉莉之類,還有極少見的據說是從北邊帶回來的馬纓花。但他的太太藍奶奶卻性情暴躁,對他做的很多事情都不理解,甚至把涼衣服的竹竿搭在藍爺爺心愛的珠蘭的枝條上,把花枝都給壓折了,還要咒罵玉田爺爺:“死屍!”。藍爺爺和藍奶奶在一起,常常話說不到一塊兒去,感到十分的孤單寂寞,於是,他便特別喜歡和天真活潑的孩子們在一起,既填補了他心中的空虛又從中得到無窮的樂趣兒。他喜歡孩子們,愛和孩子們在一起,有時就直呼孩子“小友”。這位胖胖的老人特別和藹可親,孩子們也都很喜歡他,親切地稱呼他藍爺爺。

藍爺爺家裏有很多很多的書。在這聚族而居的大宅門裏,隻有藍爺爺的書多,而且有很多在別處見不到的書,隻有在他的書齋裏才見到陸璣的《毛詩鳥獸草木蟲魚疏》,還有許多名目很生的書。這些很“特別”的書引起了小樟壽的興趣,小樟壽經常到藍爺爺家裏借書。小樟壽最愛看的書是《花鏡》,那上麵有許多的圖。藍爺爺耐心地給樟壽講解,還說曾有過一部繪圖的《山海經》,那本書中有很多的圖,有人麵的獸、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等等。藍爺爺說,可惜那本書現在不知道放在哪裏了。小樟壽很想看看這樣的圖畫,但不好意思要求藍爺爺去找,隻得作罷。

在藍爺爺的啟蒙教育下,小樟壽遵照爺爺的要求學習《鑒略》,又從啟蒙老師藍爺爺這裏讀了不少有趣兒的書,吸收了不少新鮮的知識。

藍爺爺著有一本《鑒湖竹枝詞》,樟壽特別喜歡,便把它抄下來。這部《鑒湖竹枝詞》共有一百首詞,樟壽抄完之後在卷末用小字記上抄寫的日期,並落款“侄孫樟壽謹錄”字樣。這位啟蒙老師藍爺爺對樟壽的影響實在不淺。

附注:《鑒略》,清代王仕雲著的四言韻語的通俗曆史讀物。這本通俗曆史讀物其實並不通俗,自然也不受孩子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