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瞿秋白做客(2 / 2)

許廣平見了瞿秋白似曾相識又依稀如見故人,使她回憶起在北京女師大的學生時代。那時候,瞿秋白大約剛從蘇聯回國不久,女師大請他來校作講演。他介紹了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的真實情況,受到全校師生的熱烈歡迎。他那時留著長發,長麵孔,演講時頭發掉下來就往上一揚,一位英姿勃勃的青年宣傳鼓動者的模樣,他那種神氣到現在還記得。十年彈指一揮間,時光改變著形勢也改變著人。此刻所見到的瞿秋白,卻是剃光了頭,圓麵孔,深沉穩重,分析問題表現出深思熟慮,一位爐火純青百煉成鋼的老戰士模樣,已然是革命老同誌,她幾乎認不出來了。

為了慶賀這一次的會見,瞿秋白雖然身體欠佳,破例和魯迅在一起小飲。還有許多說不完的話,不知不覺已夜幕降落催客歸,沒奈何隻得分別了。

雙方都感覺初次見麵還有許多未盡之言,希望再想會。但由於雙方都過著不自由的地下生活,要再相會卻很不容易。一晃就是幾個月過去了。

9月1日早晨,魯迅夫婦帶著小海嬰,來到紫霞路68號,拜訪瞿秋白夫婦。瞿秋白正坐在書桌旁寫文章,見魯迅夫婦到來,無限喜悅地站起來表示歡迎。

那書桌是一張特製的西式木桌。桌上帶書架桌下有抽屜,桌麵上有張軟板可拖下來,連同抽屜一起鎖上。這樣,人離開以後不會被別人翻亂。後來,瞿秋白到蘇區去工作,便將這張書桌送到魯迅家裏,一直被保存下來。

賓主見麵相互問候幾句之後,瞿秋白從書桌裏拿出一份他研究中國語言文字的原稿,提出一些有關語言文字改革問題和魯迅夫婦討論,還找出幾個字來請廣東人許廣平發音對證。許廣平覺得,瞿秋白真是一個不知疲倦的人,總是把人民的事業放在心坎上,隨時隨地尋找活資料來豐富自己的知識,不放過同任何一個人交換意見的機會,謙虛地訂正自己的觀點。實在令人敬佩。後來,這篇文稿幾經修改便成為一部完善的著作,瞿秋白在離開上海時將這部完整的著作稿交給了魯迅,一直妥善保存在舊狄思威路專藏存書處的秘密書箱裏,幾經周折和轉藏避開敵人搜查,直到解放後交到人民手中,成為革命烈士留給人民的珍貴遺物。這是後話。

魯迅和瞿秋白兩家像親戚一樣經常來往,在白色恐怖下相互關心,在革命戰線上相互支援,在文化工作中相互切磋,進一步建立了革命友誼。特別是,魯迅得到了瞿秋白同誌的支持,得到了黨給與的力量,革命鬥爭精神益加奮發旺盛,更加鬥誌昂揚地勇往直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