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計劃不如變化快
三個月前,李斯剛到鹹陽的時候,尚是炎熱的夏日,穿件單衣也會汗流不止。李斯也是點兒太背,他到鹹陽的第二天,當時在位的秦莊襄王嬴異人便一命嗚呼,新繼位的秦王是嬴異人的長子——年僅十三歲的嬴政。秦莊襄王之死,頗有些蹊蹺,他一向身體強壯,夜禦八女之後,第二天還能精神抖擻地臨朝聽政,然而說死也就死了。一時間,有關莊襄王乃是被人陰謀殺害的謠言傳遍了整個鹹陽城。正所謂計劃沒有變化快,在李斯看來,死一個秦王沒什麼,重要的是,他的整個仕途規劃因為這起突發事件而被全盤打亂,隻能推倒重來。
李斯見秦莊襄王已死,嬴政新立,秦國格局尚未穩定,決定先觀望一陣子再說。在那時,每一個國王的死去,對他的國家而言,都是一場或大或小的危機,朝廷中的各大派係勢力必然會借這個辭舊主迎新君之機,或明或暗地進行較量角力,以爭取在權力的蛋糕上占據更大的份額。原本占小塊的想要大塊,原本占大塊的想要更大塊。當權力蛋糕的再分配達到納什均衡,政局才會再度趨向穩定。
處於觀望狀態的李斯同學,一天也沒閑著,他的足跡遍布鹹陽的大街小巷。他的腿勤,嘴更勤,見人就侃,逢人便聊,打聽宮裏宮外,朝上朝下。鹹陽作為秦國的都城,政治氣氛是濃厚的。鹹陽市民侃起朝政來,個個都不帶停的。李斯是個優秀的聆聽者,又是外鄉人,因此每個鹹陽市民看到他,國王腳下討生活的優越感便油然而生,於是乎便如同吃了大力丸似的,侃力十足。李斯心裏清楚,這種道聽途說來的東西,就跟人體一樣,百分之七十是水分。關鍵是你要找出那百分之七十的水分,並把它從耳朵裏排出去。而這一點,正是李斯的強項。
李斯整天早出晚歸,空著耳朵出去,滿著耳朵回來,就這樣過了一個月的時間。這時,李斯的舉動引起了秦國便衣的注意,懷疑他是六國派遣過來的間諜,正準備把他緝拿歸案時,李斯卻忽然從他們的眼前消失了。
原來,李斯看情報收集得已足夠詳細,便把自己關在逆旅的房間之內,三天不出房門,根據手頭掌握的情報,開始重新製訂自己的仕途生涯規劃。
李斯同學的仕途規劃是典型的暴富心態,要一口吃成個大胖子,恨不能今天見到秦王,明天便做宰相。像這種夢想一夜之間便位極人臣的心態,在古代,尤其是亂世,還是不乏成功的先例。況且,以李斯的智慧和天賦,睥睨天下,心雄萬夫,不立非常之誌,焉為非常之人!
悶熱的天氣使持續的思考變得更加艱苦。李斯全身赤裸,背著雙手,在不大的房間裏來回遛彎,幾乎是不眠不休。從他身體上滑落的汗水,在泥地上畫出圓形的水跡,幹了又濕,濕了又幹。李斯知道,一個完美的仕途規劃是多麼重要,他必須考慮到所有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這短短的三天,將決定他未來長長的三十年,怎能不慎重?
3.哪裏爬起,哪裏跌倒
三天之後,李斯打開房門,晃晃悠悠地走上逆旅的屋頂,以目光包容著秦國宏偉的都城。正是清晨時分,天際有寥寥殘星,萬丈朝霞,火紅的陽光灑在李斯消瘦的臉龐上。李斯強睜著疲倦的雙眼,勉強站穩,向著剛從夢中醒來的鹹陽城作以下豪語:“我,李斯,李——斯,天慷慨生我,地慈悲養我。天地於我,既有所愛,必有所懷。吾聞諸古人,天下有粟,賢者食之;天下有民,賢者牧之。吾見於今日,天下之粟,待賢者食;天下之民,待賢者牧。此天賜之時,地遣之機,李斯當仁而不敢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