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張開眼睛,赫連醉鳳的世界已經全然不同了,她以為的幸福原來是利用,她以為的柔情原來是虛假,最無法接受的是她好不容易打開心門愛一個人,竟是所托非人,她從沒想到自己會遇人不淑,不隻失了心,也失去了貞潔,卻連羞愧自盡的權利都沒有,重大的打擊擊潰了她的身體和心靈。
病由心生,加上她體內的寒氣未除,不過半日時間她病情急速加劇,高燒不退,全身暈沉無力,來勢洶洶的較以往都嚴重,她像被抽去生命泉源般,委靡的癱軟在床上。
若是以往,她會痛恨自己生病,現在她反倒希望自己可以一病不起,病得忘了痛苦,忘記難堪,忘記事實,最好還能忘記人生的一切,永不再醒來,可惜惡魔怎肯輕易放過她呢。
\"公主,請喝藥。\"丫鬟奉命端了藥湯來。
赫連醉鳳翻身向內,不予以理會。
\"公主,您病了,喝藥能讓您身體好起來,請您起身喝藥好不好?\"丫鬟軟言勸說。
床上的人仍無動於衷,心已死,又何必在乎身體能不能好呢?
這情形讓丫鬟很無奈,隻得說重話,\"公主,求您別為難奴婢了,否則奴婢也隻好照實稟明主人。\"
現在的他竟成了能威脅自己的人,赫連醉鳳蕭索一笑,連眼睛都閉起。
在丫鬟束手無策時,溫潤的嗓音解救了無措的丫鬟。
\"讓我來吧,你們都下去。\"連義接下藥碗,讓兩個丫鬟退
他將藥碗放在桌上,來到床邊,\"公主,我明白您的心現在很不好過,很怨恨少爺,但是事情都有因果,若您願意,我可以解答公主心裏所有的疑問。\"
\"已成事實,就算明白了原因又如何,隻是顯出我自己的天真愚蠢罷了。\"赫連醉鳳不感興趣的冷然拒絕。
\"若明白了原因,公主便能理解少爺複仇心切的情緒.或許有機會能阻止這場悲劇的發生,端看公主的決心。\"
赫連醉鳳半坐起身看著他,\"你要幫我?有可能嗎?我很了解你和江風之間的關係。\"
\"自私說來,我並非幫公主,而是幫忙少爺.我不願少爺為了仇恨大動幹戈,這也是過世的侯爺、夫人都不樂見的,更何況他們都要求少爺別報仇,少爺卻固執己見,還改了名字規避父母遺願,隻是就算報了仇,侯爺、夫人也無法活回來.何苦為此沾染一身血腥呢!\"連義深歎口氣。
\"連總管,我父皇當真冤枉了靖國侯嗎?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連義看她一眼,幽幽回答,\"靖國侯隻是皇上為了掩飾皇族醜聞的代罪羔羊,事情的始末都在這裏麵。\"他將手裏的羊皮袋遞給她。
赫連醉鳳接過袋子打開,裏麵有數封書信,還有本藍皮薄冊,她一一拿出觀看。
隻是她越看越是睜大眸子,\"這……這怎麼可能?\"她驚訝自己所看到的內容。
\"您的三皇叔赫連覺是個高傲自大很有野心的人,在他一生中最不甘心的事便是先皇將皇位傳給了您的父皇而不是他,但他卻沒有放棄當皇帝的夢,所以一直在私底下招兵買馬希望能奪回皇位,為了增加自己勢力,他找上了侯爺。
\"侯爺仁慈親民、樂善好施,故非常得人民的愛戴,赫連覺為此積極拉攏侯爺,但是侯爺不為所動,還主動進宮警告皇上這事。赫連覺得知消息後,索性提前起兵造反,隻是沒有民意支持,很快就被皇上派兵敉平,赫連覺也被捕入獄。
\"不過叛亂屬誅九族之死罪,皇上不願留下弑親之名,也為了掩蓋兄弟鬩牆的醜聞,竟然將罪名轉移到擁有免死金牌的侯爺身上,原想命侯爺獻出免死金牌一抵死罪,如此侯爺隻會被貶為平民,並沒有性命之憂,可是侯爺重名譽更甚於性命,堅不承認莫須有的罪名,皇上騎虎難下,便判決候爺流放,結果仍是害死了侯爺。\"說到此,連義微別開臉,微顫的身軀說明他心裏的悲憤。
赫連醉鳳垂下臉,眼前的證劇讓她無法再為父皇說話。
停了一會,連義再繼續往下說:\"侯爺死後,夫人也因悲傷過度跟著過世,少爺親眼目睹父母的冤死,倔強的他沒在人前掉過一滴淚,不過才十歲的孩子,卻早熟得像個大人,他在父母墳前起誓,不管要花費多少心力。他一定要讓連家沉冤昭雪。
\"十年的堅苦歲月,少爺被磨練成一位允文允武的傑出人才,藝成下山後,他第一件事便是潛入皇宮調查侯爺獲罪的真相,當少爺得知皇上竟是利用連家來掩飾皇族家醜,他悲憤難平,也清楚皇上絕不可能會還連家清白,就是從那時起,少爺便矢誌要推翻朝廷,為父母報仇。\"
\"想推翻朝廷,這是多困難的事,所以他才會想利用西夷來達成願望,可是若天朝真被西夷所吞並,這對他又有什麼好處?徒讓他成為賣國罪人而已。\"損人也不利己。
\"少爺不是無智的人,他當然不會坐視西夷的侵犯,他早已訓練了一批勇士,到時他會帶著人抵禦外傷,再挾勝利之姿和皇上談判,公開靖國侯冤案,迫使皇上退位,讓天子易
\"江風想做皇帝?!\"赫連醉鳳驚叫。
\"公主或許不知,當初創建天朝,連家先祖之功勞遠較赫連家為大,隻是連家先祖性喜自由,不願被困於政務俗事中,便將天子之位讓給赫連家,才會得到一麵免死金牌。赫連先祖也有明言,天朝為兩家共有,哪日連家想拿回皇位,赫連家後代子孫必須無條件退讓,所以少爺絕對有資格做皇帝,以少爺的能力,更保證會是個好皇帝。\"連義驕傲表示。
她從沒有懷疑江風的能力,如今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赫連醉風對他的憤怒消失了,湧上是深沉的愁悵,\"原來始作俑者是父皇,我能理解他的心情,但我還是希望他別掀起戰爭.百姓何辜,不該為了他和父皇的私人恩怨而受波及,連總管,求你勸勸他,若可以,我願意以命相償當賠罪。\"她懇求道。
\"公主,您果其善良仁慈,我沒看錯人,隻是現在能打消少爺複仇念頭的人不是我,而是公主。\"
\"我?怎麼可能?我是他仇人的女兒,江風隻會恨我,若非我有利用價值,隻伯他會殺了我泄憤。\"她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