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棺(1)(1 / 2)

蓬萊的冬天多濕潤一點,更不會讓人覺得有多麼寒冷。因此常常在冬天去往華國的人在回國之後都會特別誇張的描述華國的冬天。

大概讓他們這些離鄉者體會到這就是正真的“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但這一年也不知道怎麼了,蓬萊突然就天降大雪,而且一連下了數日。這到把陽心廷給忙壞了。不是這提表說交通無法暢行就是這提表說哪個區哪條路上的房子被雪壓塌了。

陽心廷就是,歸我管的事我管好了,不歸我管的事我也管好了。但又一總結,原來整個蓬萊她隻需要管一事,就是管好蓬萊王——南華開!可惜的是,南華開從不認為自己要歸誰管,所以南華開要管的事她得幫管。

自然也包括兩月之後就要從山國運來的劍棺了。

其實私下裏集靈人自己都不知批評過她至上的王多少次了,甚至無法清算自己批評過陽心廷多少次了。批評她這樣寵著至上的王!但每一次聚會,陽心廷都想哭。她那是寵嗎?明明是被逼的!先王把南華開交給她管理,她管不好,就隻能由著他來支使自己這苦命的人了。

其實也不能說管不好。至少南華開也會說他最尊敬的就是他的陽心廷老師了。但陽心廷哪一次不是聽完後默默一邊流淚一邊給他處理文件的?

當然還是要說回這個劍棺上的。

山國位於委特爾的西南,山連山。劍棺的事是從一年前就傳開的。那劍棺是葬劍之用,據說發現它的人還是曾經蓬萊風雲公主的大哥——獨愛皦先生。證明這件事情的人並不存在,也不知道這樣的消息是誰人傳出來的。

也不知怎麼的,山國同意把那劍棺送回蓬萊。雖說劍棺上的花紋與文字的確可以證明是出自蓬萊,但棺在山國,他大不必這般做。要知道他們可是一直不樂意交出來劍棺的。據說最初他們以為這是寶,整天供奉在那裏。

直到某天之後,這“寶”卻突然“鬧”了起來。下麵的人上報時,南華開就不自然的嗤笑起來,說:“鬧鬼了吧!”要麼就是他們要了劍棺實在沒有什麼用處吧。

可以說,南華開身邊的人都看他有幾分不爽。當然,這要除掉華爭。

集靈人開小會的時候就要把他提一次名。開口千百回如第一次所講,“這華爭啊!是真正的把咱們王上當作王的!”

這時,南華開披著大衣站在白龍殿外看雪。華爭就風塵仆仆的帶著兩隊人來了,南華開大老遠看見了就想笑。

說起華爭這個人啊,南華開就自豪的不得了。他本不是皇城的什麼人,也不是南華家的什麼人,更不可能是獨愛的什麼人。華爭隻是南華開年少時從外麵撿到的一個小乞丐。他隻是隨意那麼一想,就把人帶回了皇城且賜了名叫“華爭”,其意義自然是不用多說的。而華爭也果然沒有辜負他的“突發奇想”。

進入極甲門十年,一躥就成了南華王身邊最紅的人之一。

南華開對他什麼都滿意,就是不滿意他那張臉。

那張臉過於嚴肅,不管做什麼說什麼都那麼一張嚴肅的表情。到現在也不過才二十二歲的他,讓人看著感覺他足有四十歲。每次說到他,南華開必然要拉了長腔說:“我身邊這人啊,一個繼流嵐一個華爭!要是再出現第三個和他們一樣的人啊我就要崩潰了!”

繼流嵐吧,南華開不想說什麼。人家那是老成,怎麼說也是有家室的人了。但他就不能理解華爭在他的教育下怎麼還能那樣呢?就好像華爭成為這樣成了他人生的汙點一樣。

他曾經和陽心廷打賭,華爭一定會在他的**下改變下人生態度。結果自然的是他輸了。輸到是不影響他的心理,關鍵是陽心廷總是會想出各種事情讓輸家去做。

甚至會叫他堂堂蓬萊王大冬天裏赤腳下水抓魚!難道這不是有失體統的事情嗎!

南華開與他的手下們正好相反,他極少正經,盡管自己是蓬萊王。

也許皇城以外的人還想象著他們偉大的王是如何的一派霸氣帝皇樣,但其實就是一個吊兒郎當的青年。讓陽心廷來說,為了爭口好吃的他連撒嬌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