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年譜(1 / 2)

朱湘年譜

1904年,一歲,生於湖南省沅陵縣,字子沅。祖籍安徽省太湖縣。

父親朱延熙,清朝翰林,曾任江西學台,生五男七女,朱湘最幼。

1907年,三歲,喪母。

1910年,六歲,在一所私塾接受啟蒙教育。

1913年,九歲,開始作文。

1914年,十歲,父病故。

1915年,十一歲,考入江蘇省立第四師範學校附屬小學讀高小。

1917年,十三歲,就讀於南京工業學校預科,學習過英文,並大量閱讀《新青年》,受到深刻影響,聲稱:這場爭論把他“完全贏到新文學這方麵來了”。

1919年,十五歲,五四運動爆發。朱湘考入北平清華留美預備學校。

1921年,十七歲,加入“清華文學社”,與聞一多、梁實秋交往,開始了新詩寫作。

1922年,十八歲,發表第一篇詩作:《廢園》。

1923年,十九歲,與詩人饒孟侃(子離)、楊世恩(子惠)、孫大雨(子潛)多有交往,被稱為“清華四子”。

在清華,專攻文學,不願上那些乏味的必修課,曠課較多,被學校記滿了三次大過而開除學籍,冬,離開清華。

1924年,二十歲,在南京與劉霓君女士結婚。婚後不久,移住上海寶山裏。加入文學研究會,在《小說月報》 發表詩歌《春雪後的早晨》《北地早春雨霽》《秋》《雨》等作品

1925年,二十一歲,長子小源出世,定名海士,字伯智。

夏天,回到北平,在適存中學任教,與饒孟侃、孫大雨、楊子惠同住在西單梯子胡同的兩間屋子裏,第天寫詩、作文。

第一本詩集《夏天》,由商務印書館作為“文學研究會叢書”出版。

二月二日,作詩《葬我》。

四月一日,因哀悼孫中山先生逝世寫了《哭孫中山》這首著名的悼詩。

五月作詩《有憶》《答夢》。

六月五日——八日,作著名長詩《狸誥》。

八月作詩《有一座墳墓》《歌》《熱情》。

十月二十四日,作《采蓮曲》。

十二月二十一日,作詩《月遊》。

此外,還寫了文學論文《評徐君誌摩的詩》《批評家李笠翁》,雜文《打彈子》,並翻譯了弗爾基洛、濟慈、加涅忒等人的小說和詩歌。

1926年,二十二歲,女兒小東出世,名雪,字燕支。為獲得出國機會,在孫大雨、羅念生等人幫助下,結束了兩年半的“浪遊”,再度回到清華園。

四月一日,徐誌摩、聞一多、劉夢葦和饒孟侃等人創辦的《晨報·詩刊》問世。詩人在《晨報·詩刊》上發表了文章《新詩評》《我們的讀書會》,及詩作《采蓮曲》等。

四月二十二日,由於不滿徐誌摩的油滑和生活作風,發表《朱湘啟事》,宣布退出《晨報·詩刊》。